民间健身团队风采展示丨常州市溧阳市南渡镇悠悠广场舞健身队:舞动邻里情 绽放夕阳红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10:52:00
近年来,全省各地民间健身团队蓬勃发展,成为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的重要载体,为讲好基层体育故事,展示健身团队风采,江苏省体育总会特别策划了“民间健身团队风采展示活动”。让我们一同走近民间健身团队,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热情,共绘“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幸福图景。
傍晚时分,溧阳市南渡镇五星广场上总会响起欢快的音乐。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身影随着旋律舒展身体,她们就是被居民们亲切称为“快乐使者”的南渡镇悠悠广场舞健身队。这支队伍共有19人,平均年龄56岁,团队成立9年来,不仅用舞姿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更以团结互助的精神成为邻里间的“粘合剂”,赢得了镇政府、社区和居民们的认可。
从零散到规范,用热爱凝聚力量
2016年刚成立时,健身队只是十几位退休老人自发组成的“零散队伍”。没有固定场地,她们就在小区空地上练习;没有专业指导,就跟着手机视频一点点学;音响坏了,大家你五十我一百凑钱换新的。队长徐进波回忆:“那时候动作不齐,有人嫌音乐吵,还有人觉得‘老太太瞎蹦跶’,不少队员练着练着打起了退堂鼓。”
为了让队伍走上正轨,徐进波发动大家报名加入溧阳市广场舞协会,在协会的指导和帮助下,队员们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学习,团队目前拥有广场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通过协会的公益培训,队员们提升了舞技,也对广场舞有了新的认识。她们牢记协会“跳广场舞,做文明人,做三个大使”的倡议,并将其融入《健身队公约》:每晚排练限时1小时,避开休息时间;音响音量控制在60分贝内;队员们轮流清扫场地。她们还向社区申请,在中心广场一角划定了固定活动区,并邀请溧阳市广场舞协会老师定期指导。
规范的管理赢得了居民的理解,队伍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带动了周边近百名居民参与广场舞健身。58岁的李阿姨曾因老伴去世长期独居,队长多次上门邀请她,队员们热情地拉着她学舞。“开始我连门都不想出,现在一天不跳就难受。”李阿姨如今成了队里的骨干,还主动承担起服装管理工作。
以舞为媒,编织社区暖心网
在健身队里,跳舞是纽带,队员间的互帮互助更显温情。队里有个心照不宣的规矩:谁家有困难,大家一起帮。去年冬天,一名队员的家人生病住院,队员们你三百我五百,一天就凑齐1.2万元送到医院慰问,排练间隙,大家还轮流去医院陪护,帮助队员减轻负担。
为了让独居老人不孤单,健身队每月组织一次“邻里宴”,队员们各做一道拿手菜,邀请社区孤寡老人聚餐;逢年过节,她们带着自编的舞蹈去养老院慰问,给老人剪指甲、梳头、陪聊天。
队员们还主动当起社区“宣传员”。她们把反诈知识编成快板,在跳舞间隙表演给居民看;她们戴着红袖章捡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用行动带动大家爱护环境。社区主任常说:“有了这支队伍,社区的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走出社区,传递文明新风尚
这支平均年龄超56岁的队伍,多次走出社区,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她们先后获得:2020年溧阳市撤县设市30周年广场舞大赛(南渡赛区)二等奖、2021年溧阳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节社会部广场健身舞比赛第三名、2022年运动龙城大联赛-常州市广场舞比赛一等奖、2023年溧阳市社区广场舞展演赛特等奖、2024年运动龙城大联赛常州市广场舞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除了参加比赛,她们更注重用广场舞传递正能量。她们录制“居家健身操”视频发到社区群,鼓励大家锻炼;重阳节去公园义务表演,敬老爱老;高考期间,她们响应溧阳市协会倡议暂停排练一周,还在考点当志愿者送水、指路;她们还积极参与非遗彩带龙进校园志愿教学,累计授课百余人次,志愿服务超1000小时。
如今的南渡镇悠悠广场舞健身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跳舞队”,正在努力成为社区文明的“播种机”、邻里互助的“连心桥”。正如队长徐进波常说的:“我们跳的不只是舞,是对生活的热爱,是邻里间的情谊,更是咱老百姓的幸福滋味。”每当音乐响起,那一张张带着笑容的脸庞,就是社区里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