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

林高远/林诗栋无缘世乒赛四强,国乒双打遭“围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3 07:09:00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多哈世乒赛又爆出冷门。继梁靖崑/黄友政之后,男双“独苗”林高远/林诗栋同样被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高承睿淘汰,自1975年加尔各答世乒赛之后,国乒时隔五十年再次无缘世乒赛男双领奖台。

王皓(左)在比赛中指导林高远/林诗栋。

两天前,梁靖崑/黄友政苦战五局,不敌林昀儒/高承睿,无缘八强。这场胜利让林昀儒/高承睿找到了制服国乒男双组合的方法。比赛前两局,林高远/林诗栋很快以5:11、9:11连丢两城。退无可退的第三局,卸下包袱的林高远/林诗栋主动打起了长球,通过变化策略,逐渐挑开比分,以11:5扳回一城。第四局,双方战成3:3平后,林昀儒/高承睿连得3分拉开分差,并以10:7率先拿到赛点。尽管林高远/林诗栋勉强追回一个赛点,最终还是以8:11输掉该局,以总比分1:3遗憾出局。

男双未进四强仅是国乒在双打赛场持续低迷的缩影。截至目前,混双、男双、女双三大项目中,仅剩王楚钦/孙颖莎和王曼昱/蒯曼孤军奋战,他们成为捍卫双打荣誉的最后防线。这一局面不仅暴露了国乒在双打项目上存在的短板,更折射出外协会针对中国队的新战略:从双打项目突破中国队的垄断。

本届世乒赛,日本组合吉村真晴/大藤沙月的表现堪称外协冲击国乒的典型案例。这对年龄相差10岁的搭档,以老将吉村真晴的经验与新人大藤沙月的冲击力相结合,在混双1/4决赛中淘汰世界排名第一的林诗栋/蒯曼,展现出“以老带新”战术的有效性。

林高远/林诗栋(右)在比赛中。

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高承睿在男双赛场淘汰梁靖崑/黄友政、林诗栋/林高远,德国组合温特/万远爆冷击败陈幸同/钱天一,均展现了外协在双打项目上的逻辑,以长期固定搭档为组队,辅以对国乒组合的深入研究。

例如,林昀儒/高承睿自青少年时期便开始配对,其衔接速度和战术变化远超临时组队的国乒新组合;而温特/万远则通过强化中远台对抗,打乱了陈幸同/钱天一的快攻节奏。

中国乒乓球队的双打困境,本质上是奥运新周期战略过渡期的阵痛与双打培养体系失衡的双重结果。长期以来,国乒将单打视为核心战场,双打更多被视为“单打主力的附加项”,这种思维直接导致双打组合频繁变动。另一方面,国乒双打长期依赖“强强联合”模式,但在主力轮换或临时配对时,暴露出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届世乒赛的双打受阻,恰逢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赛制改革的节点,男、女双打取代团体赛成为正式项目,混双与新增的混合团体赛共同构成六金格局。这一调整意味着,双打将从“配角”升级为“战略要地”,这一调整迫使国乒必须重新审视双打战略。

是时候将双打提升至与单打并重的地位。若能构建更灵活的战术体系与更稳固的人才梯队,中国乒乓球队仍有望在洛杉矶奥运周期延续辉煌。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