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下事

印度洋上的风暴会给我国制造暴雪大暴雪?气象分析师研判

来源: 中国天气网

2025-10-27 18:40:00

上周,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刚停编,新台风又有信儿了。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未来10天,南海或西北太平洋面上将有1~2台风生成,其中1个未来一周可能给南海中南部海域带来风雨影响。

这个未来的新台风时效尚远,是否登陆、强度如何都有待临近再看。在它之前,这几天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另一片海域的热带气旋——来自印度洋上的活跃的热带系统们。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登陆、影响我国的台风绝大多数诞生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但也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的“外来”台风们。

根据来源地的不同,这些“外来”台风也有新的命名规则,甚至根据它们诞生的不同海域,它们也不叫台风,而是飓风、热带气旋、气旋风暴等。

↑ 比如2023年就有个诞生于中北太平洋的飓风“多拉”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换了个“身份证”,成了“进口”台风,编号为2308的台风“多拉”。

飓风、台风、气旋风暴、热带气旋,为啥同一个东西叫这么多名字?其实,它们全都是热带气旋,区别就是出生地和活动区域不同。

①台风主要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及活动的热带气旋;②飓风是指在中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生成及活动、并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③气旋风暴是指在印度洋上生成及活动的热带气旋。

比起太平洋上的“进口”台风,印度洋上发育出来的气旋风暴因为离得更近,因此可能对我国影响更明显。

像今早在孟加拉湾生成的气旋风暴“蒙萨”,以及正在阿拉伯海上活跃的若干热带扰动们,就是接下来几天将给我国青藏高原一带制造明显雨雪的重要推手。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介绍,印度洋上这些热带气旋并不会直接影响我国,它们主要作用是增强了水汽输送,在冷空气、高原槽等条件配合下,更有利于雨雪的发生。

其中,28至29日青藏高原地区的雨雪过程,主要是受阿拉伯海的热带扰动协助输送水汽影响的;之后孟加拉湾气旋风暴“蒙萨”登陆印度并北上后,会增强10月30日至11月1日青藏高原一带雨雪过程的水汽条件。

具体来看,10月28日至11月2日,西藏西南部和中东部至川西高原北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这期间可分为两次降水过程:10月28日至30日,以及10月31日至11月2日。

前一轮雨雪最强的时段将出现在28日,后一段10月31日至11月2日雨雪都比较强,不排除局地可能出现特大暴雪。

问题来了,平均海拔超6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难道挡不住风暴带来的水汽嘛?

还真没法完全挡住。以咱们熟悉的台风为例,看2305号台风“杜苏芮”作为超强台风时的三维可视化产品图,其上层辐散位置高度400~250百帕左右,对应海拔高度就是海拔7000~10000米左右。这高度,真没法挡。

再举个例子,2020年的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成功登顶、完成相关高程测量工作之前,就曾经历了两次因恶劣天气造成的冲顶失败,这恶劣天气里,也有印度洋气旋风暴“安攀”带来的大风、降雪天气影响。

据定日县气象局局长巴顿当时介绍,受“安攀”影响,珠峰大本营出现了中到大雪,地面有5~6厘米积雪,而从前方登山队了解到7000至8000米处,积雪更是深达1米。

所以,虽然风暴本体基本都翻不过喜马拉雅山脉,但水汽是真的挡不住。

而且水汽也不是只有翻山一条路。像这次印度洋热带系统们搅动的水汽,一部分会从更高层直接翻过喜马拉雅山脉冲上青藏高原,还有一部分则会沿着喜马拉雅南坡向东传输,深入我国西南地区制造降水。

因此,除了青藏高原,未来几天降水也会向东扩展。预计29日以后,降水将从青藏高原向四川扩展;月底,降水还会继续东扩,波及到江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