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下事

新善风采|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搭建关爱未成年人的专业平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3 21:34:00

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新阶层人士的专业优势,创新党建引领+五力协同模式,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未成年人关爱体系。项目累计志愿服务近3万小时,荣获上海市慈善之星等近三十项荣誉,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

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

党建引领,凝聚专业力量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日益凸显。《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2025年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病率已达19.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调查指出,全国24758名中小学生中,焦虑和抑郁成为最突出的情绪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已从家事上升为关乎社会未来的国事,亟须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关爱体系。

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印发上海统一战线民生实事项目,为新阶层人士参与志愿服务筑牢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市、区两级新联会迅速响应,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服务团,积极推动构建志愿服务品牌,将专业志愿服务以常态化运作的方式融入日常。项目大力推行党建+公益工作模式,吸引众多新阶层人士投身志愿服务队伍,持续丰富和深化服务内容,不断提升项目影响力。

五力协同,构建服务体系

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新阶层人士的专业优势,创新党建引领+五力协同模式,将专业势能转化为未成年人关爱效能。通过精细化服务与跨领域协作,构建了具有社会性、精准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成年人关爱体系。

服务专业力:项目组织不同领域新阶层人士作为专业志愿者,向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包括1对1心理辅导、家庭监护指导、社会情感课程、艺术心理疗愈、正向养育团辅课程以及法律咨询等在内的专业服务矩阵。项目研发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操作手册》和《正向养育系列操作指南》,取得11项国家知识产权及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资源共享力:以全市32个社区未爱小屋为枢纽,联动司法、教育等8部门建立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实现志愿服务的全市覆盖。同时,项目在云南东川、鲁甸、巧家三地建成3个未爱小屋,将常态化志愿服务通过为当地赋能培训相关专业人才等方式输送至三地。

数智创新力:项目积极探索数字化服务,组织新阶层志愿者开发云·未爱小屋人工智能心理关爱平台,提供包括AI人工智能服务、在线咨询与留言等24小时未成年人心理关爱服务,有效突破时空限制。截至目前,项目已线上线下服务逾11万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3%。

公益闭环力:项目联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与支付宝公益等互联网募捐平台开展筹款,广泛动员1200余万人次为项目筹集款物,形成 “互联网+公益”的良性循环,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化保障,助力项目稳健前行。

可持续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未爱小屋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专业化、精准化、数智化的志愿服务模式,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构建了家校社协同共育的社会支持网络。

未来,项目将持续深化1+5+6+N志愿服务模式,一方面扩大未成年人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精准度;另一方面将成熟经验复制推广至老年人群体,启动长者小屋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致力覆盖一老一小两大民生重点领域。通过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更多群体营造安全、健康、阳光的成长与生活环境,助力建设更具温度的社会支持体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昇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