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来源: 交汇点
2025-08-29 15:29:00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
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交汇点讯 8月29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就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有观点认为,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马朝旭就此明确表示,成立80年来,联合国承载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殷切期望。时至今日,联合国仍是最具普遍性、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80年过去,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实现联合国宪章描绘的美好愿景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个别国家大搞单边主义、毁约退群,对联合国‘合则用,不合则弃’,严重冲击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马朝旭表示,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危机挑战一再警示,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的地位必须维护、不能取代。
“联合国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各会员国能否秉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按照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办事。同时,联合国也需要改革完善,以便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马朝旭说。
一些提问与“周年”有关。有记者注意到,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虽然美 国再次退出该协定,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各方仍在共同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马朝旭明确表示。
中国是世界绿色 发展的坚定行动派、重要贡献者。马朝旭列举大量数据予以佐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建立了“1+N”政策体系,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现在,中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气候合作。2016年以来,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为全球市场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超过80%,风电成本下降超过60%。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今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当前,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持续巩固,同时一些国家仍试图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马朝旭就此表示,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截至目前,已经有183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彻底杜绝了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在重申上述事实后,马朝旭强调,“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不容挑战。”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马朝旭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少数外部势力妄图搞‘以台制华’,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
捍卫正确二战史观,凝聚维护和平的力量
当前,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对世界和平稳定带来冲击。一些记者从不同角度提问,马朝旭一一阐释中方立场和主张。
就中方如何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决和平安全问题,马朝旭说,习近平主席着眼全人类前途命运和安危福祉,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目前,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
“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捍卫正确二战史观,凝聚维护和平的力量。”马朝旭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好全球安全倡议,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有外国记者提问,在全球发展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多重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缓慢的形势下,中国在促进全球发展方面将如何发挥更大作用。马朝旭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发展鸿沟不断拉大。我们应重温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初心,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更多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就是要推动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再聚焦’,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承诺’。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并参与倡议合作,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倡议框架下已开展的务实合作,给各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马朝旭说。
近年来,“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论调沉渣泛起,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冲突和挑战也更为复杂。马朝旭就此表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鼓吹甚至制造文明冲突,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马朝旭现场以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2》、玩偶“拉布布”等文化产品为例,介绍了中国的积极作为。202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日益成为全球性共识,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及各种双边和多边文件。2024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今年7月10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向会议致贺信,为不同文明对话交流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2023年提出“5年5万”倡议以来,已有3万多名美国青少年访华,同中国青少年交朋友,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对75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或全面互免签证、55国实行过境免签,“中国游”持续火爆。《黑神话:悟空》、《哪吒2》、“拉布布”等文化产品风靡世界,续写中国和世界交流互鉴的动人故事。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马朝旭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