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下事

组织游览未经批准为游览场所的长城,罚款还不缴?强制执行!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15:28:00

8月15日,延庆法院发布一起长城保护行政非诉执行司法审查典型案例。据悉,该院构建了长城保护立体法治防线,发布长城司法保护令,成立本市首个由政法干警组建的司法保障志愿服务队,破解长城保护难题。

去年3月31日,有公司组织游览未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针对该违法行为,延庆区文旅局于去年9月29日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主要内容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依据《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现对某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如下:罚款肆仟元;没收违法所得伍佰肆拾肆元。《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该公司未履行缴纳罚没款义务。在履行催告书送达后,该公司仍未履行。2025年5月19日,延庆区文旅局向延庆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延庆法院审查后,最终依法准予强制执行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书。

擅自攀爬未开放长城段落的行为,不仅严重威胁文物本体安全,还会破坏长城历史风貌。法院依法审查并准予强制执行涉案行政处罚决定,支持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彰显了法律对破坏文化遗产行为“零容忍”的鲜明态度,不仅实现了对违法行为的有效震慑,还引导公众树立“保护文物也是守护共同历史”的责任意识。

延庆法院八达岭法庭庭长孙世乐介绍,该院构建长城保护立体法治防线,优化长城保护体制框架。对涉长城等文化遗产保护案件实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合一”集中归口办理,实现司法资源高效整合。组建专业审判团队,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门合议庭,选任具有文物和环境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人民陪审员,以专业审判力量护航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依法严惩破坏长城本体和周边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和长城沿线法院合作积极探索长城刻字等破坏文物的损失、评估与修复机制,破解司法审判难题。

同时构建跨域协作“共同体”,创建长城保护联动机制。延庆法院携手河北怀来法院在八达岭镇石峡村联合发布长城司法保护令,明确禁止刻画涂污、非法采石、养殖放牧等九类破坏长城行为,以司法协同破解行政区域边界处长城保护难题。

延庆法院还创建了北京市首个由政法干警组建的“青行万里”司法保障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长城及周边环境清理、隐患排查、文物普查、文明劝返等志愿服务工作。以典型案例、法治课程等形式对长城保护典型案例广泛宣传,引导公众切实提升长城保护意识。与怀来法院联合设立“法护长城”普法驿站,京冀两地法院通过定点服务、“驿”路普法、集中宣讲等形式,为往来游客和周边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共同破解行政区域边界处长城保护难题。

记者:林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