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及对口地区·长三角残疾人工艺美术交流活动盛大开幕
来源:
2025-10-17 15:02:00
10月17日上午,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浙江图书馆承办的“2025浙江及对口地区·长三角残疾人工艺美术交流活动”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文澜展厅盛大开启。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卫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残联名誉主席吴晶,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林,浙江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李一波,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夏文莉,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叶进等领导出席活动,并启动“2025浙江及对口地区·长三角残疾人工艺美术交流活动”。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负责人,主承协办、特别支持单位代表,如常集团、美通香熏股份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负责人,参展残疾人艺术家等出席了活动。
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林在致辞中表示,文化艺术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展示自身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中国残联的精心指导、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围绕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建强残疾人文化阵地、培育特殊艺术品牌、开展文化惠残活动、支持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更多残疾人通过文创实现就业增收。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张卫星在讲话中表示,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开放度高、创新能力强,推动区域内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帮助对口地区残疾人艺术产品开拓市场,既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推动残疾人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本次交流活动,再次彰显了浙江在推动残疾人文化发展、深化区域协作和对口支援方面的积极探索与责任担当。这种以文化为纽带,融合东部资源与西部特色的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平台共建 孵化艺术作品展销新生态
在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和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的联合推动下,浙江对口地区工艺美术作品和文创产品在浙江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产品供应链公共品牌“浙励甄选”与浙江广电集团“Z视介星选商城”双平台正式上线,实现“艺术+科技+消费”的深度融合,推动残疾人艺术作品正式迈入数字化传播与展销新阶段。

美育创新 赋能无障碍艺术教育发展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与中国美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为无障碍美育专家颁发聘书。双方汇聚优质资源,系统性探索与实践面向残疾人的艺术教育,进一步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共同为无障碍美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IP焕新 跨界共创残疾人文化产品
现场发布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IP新形象“飞飞”。在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支持下,杭州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经中国美术学院专家团队二次创作,焕新成为浙江省残疾人事业的温暖代言。

在《奔跑吧》IP残疾人工艺美术品交接仪式中,两件《奔跑吧》主题残疾人手工艺制品首发亮相。两件工艺作品的创作思路来自浙江卫视综艺衍生品KEEP FUN系列延展,传递“奔跑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核。在展览结束后,作品将正式入驻“奔跑吧·部落慢闪店”全国首店——杭州大悦城,实现影视IP与残疾人工艺的跨界共鸣。

在爱心企业授牌仪式上,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林为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多家支持残疾人公益事业的企业代表授牌,表彰他们在推动残疾人艺术发展与就业促进方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本次交流活动以“共芬芳”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长三角地区、浙江对口地区的残疾人艺术家和残疾人之家、美丽工坊等机构精心制作的书画、陶瓷、剪纸等500余件工艺美术精品,通过东西协作、工艺创新、体验升级和社会参与,为残疾人工艺美术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东西协作:从单向帮扶到双向赋能
本次活动汇聚长三角地区和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青海海西、四川阿坝等浙江对口地区工艺美术精品500余件,集中展示了残疾人朋友的精湛技艺和精神风貌。
展览现场,四川巴中李亚雪的剪纸《浙川帮扶·银耳大丰收》,以细腻刀工记录东西部协作的丰硕成果;青海德都蒙古传统服饰与浙江扎染旗袍的对话,展现不同民族工艺的美学交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压轴的“共芬芳”立体装置由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川、新疆、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共同参与打造,象征着跨越山河的协作与共融。此外,来自新疆阿克苏的传统乐器、西藏那曲的牦牛皮包、青海海西的盐雕等作品,与长三角地区的工艺精品同台展出,展现了从单向帮扶到双向赋能的艺术实践新路径。

工艺荟萃:展现残疾人艺术多样性
本次活动汇集了陶瓷、刺绣、雕刻、剪纸、竹编、扎染、书画、金属工艺等多元艺术品类,充分展现了残疾人工艺美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大音希声”展区,“波光流动”青瓷墙汇聚来自丽水、衢州、浙江省特教学院及江苏等地残疾人工匠的作品,器形典雅、釉色温润。在“大美无形”雕刻区,近40件作品涵盖铜雕、木雕、竹刻等门类。杭州铜鉴阁创始人宋红刚以《千里江山》铜雕再现传世名画的壮阔。这些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工艺的精髓,更融入了当代审美和创新理念。
本次展览更构建了完整的艺术生态链。现场设置的“浙励甄选”线上售卖平台,为作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 “飞飞文创展区”展示最新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更将落地浙江省内1600余家“残疾人之家”,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

五感体验:重塑艺术观展新模式
本次展览最大的创新在于推出了全方位的“五感体验”系统,打造听、观、嗅、触、品多维度艺术体验。展览现场,青瓷轻叩的清脆回响、丝绸摩擦的细微声响,都成为艺术体验的一部分;特调的香氛与不同工艺品类相搭配,让观众在芬芳中感受艺术魅力。
聚焦孤独症青少年的“一万个太阳”公益展区,市民游客能看到孩子们创作的神话油画、十二生肖系列、山海经神兽等作品,以艺术为媒,为“星星的孩子”搭建通往尊严与希望的桥梁。
“2025浙江及对口地区长三角残疾人工艺美术交流活动”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对社会包容与人性光辉的深刻诠释。在这里,身体的局限被艺术的无限所超越,传统的“残缺”观念被生命的多样性所重构。
10月17日至11月9日,活动将持续向社会开放,欢迎广大市民游客来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文澜展厅观展,感受这场跨越感官、直抵心灵的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