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阳山水蜜桃销售旺季,这个华东小镇处在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
阳山水蜜桃临时交易市场里,大货车小三轮络绎不绝地驶入,市场内桃香四溢,货物进进出出。采购的人兜兜转转,不缺比价比货的耐心。
更多的阳山水蜜桃在凌晨采摘,它们经过严格的分拣后,进入到电商的恒温仓库,等待着被运往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程。
回忆起三十年多年前挑担卖桃的时光,当地桃农胡秀桂说,那时他们必须一早起床,跟人一起包车去上海、苏州、无锡找市场,还要承担桃子卖不出去变质的风险。如今,随着阳山水蜜桃名声的日益响亮,电商与物流的快速发展,这些甜蜜的桃子将不再遭受滞销之困。
在阳山,无论是农户还是商户,都极其重视自家水蜜桃的质量,从采摘、分拣、装盒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要为消费者考虑。胡秀桂说,决不能砸自己的招牌。
借助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在“百亿补贴”和“千亿扶持”的政策加持下,阳山水蜜桃以高质价比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不再愁销路的水蜜桃,也从土地的馈赠成功转化为滋润消费者的甜蜜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真金白银。
桃园接力:父亲挑担找市场,儿子线上卖清货
老胡桃园里的白凤刚刚采摘完,湖景还在纸套里日渐饱满,桃树底下两三只白色大鹅在草里晃来晃去,时不时啄食落在地上的果子。白凤和湖景都是阳山水蜜桃的当家品种,73岁的胡秀桂自豪地说,他们家种植的阳山水蜜桃绝对正宗。
▲7月,阳山水蜜桃相继成熟,进入销售高峰期。供图/南方+
提及此事,胡秀桂的手指向安阳山——当地人称为大阳山的锥形火山。这座山在1.4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形成,是阳山水蜜桃独特风味的塑造者。
在网上检索阳山水蜜桃时,“如何吃桃”的教学视频特别引人瞩目。其中,最出圈的吃法教学莫过于用吸管直接吸取桃汁,这也一度成为了当地水蜜桃“蜜汁如流”的最佳例证。据介绍,亿年的火山灰土壤所蕴含的丰富矿物质、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种植品种以及科学的栽培管理,使得阳山水蜜桃丰甜不腻、皮薄多汁。
掉在地上的桃子不要、品相不好的桃子不要,是胡秀桂的选品原则。他认为“果子做得好,才会有人买”,不能自己砸掉招牌。胡秀桂跟水蜜桃已经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三十多年前,他挑着数百斤的担子到无锡、苏州、上海去卖桃。
今非昔比,阳山水蜜桃的名气已经远播四方。1997年,阳山镇举办首届国际桃花节,以节造势、以节赋能;2003年,阳山水蜜桃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入到电商时代,胡秀桂们已经不必跑到外地卖果,通过桃园直发或者上门收果的生鲜电商,就能以更好的价格将果子销售到更远的地区。
胡家桃子的种植面积则从最初的十多亩扩展到现在的70多亩,儿子胡强也接棒父母亲成为主要的经营者。7月正值水蜜桃销售旺季,胡强和团队常常工作到半夜,接单发货、监测后台数据。即使在白天,桃园田头的玻璃房里也亮着强光灯,桌上摆着饱满的水蜜桃,主播扯着嗓子向观众推介,观众则可以看到主播身后郁郁葱葱的桃园。
2013年,家里的桃子滞销,胡强入局电商,他希望在线上找到更广阔的销售空间。三四年后,随着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老胡桃园约60%的水蜜桃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发展到如今,仅有10%的水蜜桃在线下销售,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周边城市的消费者下园采摘。
胡强也与无锡生鲜电商杨氏草莓农业专业合作社(下称“杨氏草莓”)合作,通过向其供应水蜜桃,打开更广的销售市场。在杨氏草莓的水蜜桃仓,只要阳山水蜜桃持续入库,周边来兼职的工人一般就会从早忙到晚,凭借经验和小电子秤对桃子进行二次分拣、装盒、塑封、贴单、发货。
品牌建设:农户用心做桃,制度保护好桃
下单次日,东莞市长安镇的陈女士收到了一千多公里外的阳山水蜜桃。这八枚6-7两重的白凤,二十多小时前才离枝,顶部泛着的红晕依然鲜亮。
时间拨回到一天前,在水蜜桃上市的夏天,卞焕良通常早上五点出头带着工友去果园摘桃。他是阳山镇桃源村村民,今年65岁,种桃生涯超过四十一年,吃过一百多种桃子,近两年因为在本地公司的桃园工作,初中学历的他还考下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摘桃有摘桃的技巧,要用眼睛找而不是用手按,手劲会给桃子留下“瘀伤”。桃子也不能等到全熟再摘,这样无法给物流留下运输时间。
收货地点的远近,决定了阳山水蜜桃采摘下来时的成熟度。较远地区一般为六七成熟,较近地区则通常是七八成熟。这时,果肉果皮较为结实,也可尽量避免水蜜桃在运输中因过于成熟造成的磕碰和损耗。
不过,桃子的成熟度不是发货的唯一标尺。杨氏草莓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张瑞介绍,重量、糖度、外观也都决定了桃子是否适合发货。比如,单果重量在运输损耗后不能低于四两;除上市初期,桃子入库的标准糖度是12度起;外形和颜色不良、有裂口和泥巴的桃子也禁止发货。
▲工人用珍珠棉和分隔网精心包装,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磕碰。供图/南方+
作为经验丰富的农技员,卞焕良从不懈怠桃树种植的工作,他认为,从剪枝到下肥,“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脾性”。实际上,为让桃子更加高产优质,阳山镇不少果园试点试验水蜜桃“Y型”栽培模式,以适宜机械化作业。物联网技术也应用在实时监测桃树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预警发布等方面。
和胡秀桂一样,卞焕良也不愿破坏阳山水蜜桃的品牌,坚持“落地果不取”的原则。他介绍称,落在地上的桃子已经沾到了细菌,运输过程中很可能让果子变质,这样的水蜜桃卖给消费者会有损阳山水蜜桃的品牌形象。因此采摘时,他总会严格把关果子品质,按照重量、大小进行初次分拣后,才送往采购商的仓库。
“阳山水蜜桃定位高端,当地也注重品牌保护。”生鲜电商寻优农业有限公司(下称“寻优农业”)创始人李孝红介绍,网店销售阳山水蜜桃,要根据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的规定,申请登记审核后办理销售授权证书,授权证书上写明有效日期且要每年更换。此外,阳山水蜜桃品牌桃箱也由授权企业生产,箱子印有授权号、商标和桃农协会的标识。
今年六月,阳山水蜜桃开启新的地理标志产品公证溯源新模式。据悉,江南公证处选择阳山水蜜桃核心产区53亩桃林作为试点,预计产量为三万至四万箱。这些水蜜桃贴上公证封条后,消费者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采摘、运输、分拣、装箱等环节,所有环节都有公证人员监督。
爱拼才会赢:产业不断向好,农户不愁销路
与阳山水蜜桃“共事”十多年,李孝红创业的第一桶金可以说就是桃子馈赠。
2012年,李孝红经济压力大,辞去月薪八九千的数字编程工作后,在常州开了一家水果店。这时,中国电商行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李孝红仔细研究之后,觉得线上销售十分有潜力,这一年底,他开始将部分精力放在拓展线上渠道,次年就正式组建了运营团队,门店里颇受欢迎的阳山水蜜桃顺理成章成为了最早线上销售的水果之一。
“我们公司主要向商超和电商供货,全平台阳山水蜜桃的年销售额超过三千万元。”李孝红表示,仅在其运营的拼多多店铺,阳山水蜜桃的单量每天能稳定有500单。在他看来,单量如此之大,除了阳山水蜜桃本身的品质过硬,也离不开平台的支持。
他解释称,例如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活动让利消费者,原价79元一箱的水蜜桃,补贴之后的价格为69元,商品质价比更高,自然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张瑞也有类似的感受:“无论是‘百亿补贴’还是‘千亿扶持’,都为消费者带去了品质农产品,也都是平台对商家的投资。”
三年前,已经具备成熟运营团队的杨氏草莓研究拼多多电商平台后发现,阳山水蜜桃在该平台仍有进一步开发的市场空间。考虑到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杨氏草莓入驻拼多多,开始摸索运营。
张瑞介绍,刚入驻平台的第一年,公司的销售额便明显增长。第二年,搭上“百亿补贴”的东风后,杨氏草莓店铺的阳山水蜜桃在拼多多的销售量增长了约10倍。“入驻后,公司就很快与拼多多平台对接,平台在了解了公司情况、销售产品以及推广策略后,认为我们是优质供应商,很快就为我们对接了‘百亿补贴’的优惠政策。”张瑞说。
▲已完成分拣的水蜜桃,正等待进一步包装。供图/南方+
阳山水蜜桃虽然严格把关、品质上乘,但单价远高于普通桃子,如何让消费者认同?建立起新的消费认知?张瑞说,拼多多为此专门在显眼位置明确突出了阳山水蜜桃优势,为水蜜桃在平台的销售起到了很强的引流作用。作为入驻商家,杨氏草莓不用费心费力推广,省下了很多投流成本和精力。
据了解,去年6月,拼多多倾斜百亿补贴、秒杀万人团、直播等资源,扩大对阳山水蜜桃的曝光和真金白银的补贴,使得相关订单同比增长15%-20%。今年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则是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推出“多多好特产”加码扶持优质农产品和商家,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形成“水大鱼多”的正向循环。
阳山水蜜桃通过电商走俏带来的直接效益,作为新农人的胡强有强烈感受。看到如今本地桃子产业越做越大,农户不愁桃子销路、不再承受滞销之苦,胡强感到振奋。发展电商之后,他也组建了运营团队,带动本地就业。
杨氏草莓则从早期的五六名“家属”员工,发展为70多人的团队,运营、客服、设计等岗位日渐齐全,成员也多是年轻人。此外,在水蜜桃上市季,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周边生活的工人也会选择去水蜜桃仓库做分拣、装盒、塑封工作。
至2024年,阳山水蜜桃的产量达到3.5万吨,整个桃产业链的产值超过20亿元。“一只桃子”带来的甜蜜经济,正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