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最受欢迎时间段是工作日下午,不超过1小时…… 这份家长会调研报告透露家长新需求——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17:32:00

你期待什么形式的家长会?你认为家长会议时长多少最合适?10月27日,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培训会议上,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发布了《从形式到效能:基于实证调查的我校家长会供需匹配度调研报告》。一起来听听家长的心声——

执行校长黄侃介绍,本次调查涵盖了初一年级到高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一共300多名家长参加线上问卷调查。数据表明,72.9%的家长仍然偏好教师主讲式的传统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家长们对家长会形式创新的需求也日益显著,37.6%的家长期待专家讲座以获取专业育儿指导,28.5%的家长希望增加亲子互动环节以增强家校协同育人效果,而20.7%的家长则表达了对线上会议形式的需求,反映出现代家长对时间灵活性和参与便捷性的重视。

在会议时长方面, 56.3%的家长倾向于30-60分钟的会议时长,认为这一时间段既能保证信息传递充分,又不会过度占用个人时间;28.5%的家长可接受60-90分钟的会议,尤其在学生关键学习阶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初三学生家长群体中出现了对延长会议至90分钟以上的需求,这部分家长希望更加深入地讨论中考相关议题和升学策略。

调查发现,家长们普遍期待家长会能够聚焦核心议题,同时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与指导。数据显示,家长们对学业与非学业两个维度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学业维度中,高达89.5%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紧随其后的是88.8%的家长对成绩分析的关注,这反映出家长们已经意识到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的教育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对于非学业维度的关注度也相当高,其中82.7%的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表示关切,74.2%的家长密切关注品德与行为养成,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当代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视已成主流。

在信息呈现方式上,家长们表现出对数据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明显偏好,其中76.9%的家长希望能看到班级横向对比分析,67.8%的家长期待通过图表直观展示成绩发展趋势。同时,有61%的家长提出希望在数据分析之外,能够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例如“通过改进笔记方法使某科目成绩提升10%”这类实例,使抽象的数据更具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

此外,不同学段家长还表现出差异化的延伸需求,尤其在升学指导方面,79.7%的初三、高三学生家长强烈要求获取政策解读与最新动态。同时,仍有49.1%的家长期待学校能够提供家庭教育资源推荐,如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书单、高质量的在线学习课程等。

在时间与频率方面,数据清晰表明,55.6%的家长支持每学期两次的常规家长会安排,即期中和期末各举办一次,这种安排符合学习评估的自然节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三分之一(36.6%)的家长表示接受根据实际教育情况不定期召开的灵活机制,尤其是在面对教育政策重大调整、课程体系变革或学生集体行为问题等特殊情况时,可考虑增加专题性家长会,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问题解决的针对性。时间选择上,工作日下午(38.6%)成为最受欢迎的时段,显然这一时间点既尊重了教师的工作节奏,也顾及了大多数家长的工作安排。

“家长会是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家长会的要求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高,他们除了了解孩子的学业状况,还需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育儿技能、教育资讯以及中高考政策,所以,提高家长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迫在眉睫,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此适应大部分家长的需求。”黄侃校长表示,基于调查数据分析,未来,学校家长会的优化将以“分层设计、互动赋能、精准反馈”为核心,结合数据驱动与人性化沟通,推动家长会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共育”,通过形式创新、内容深化与机制完善,使家校合作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