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厉害啦!首战亚青,南京姑娘100米栏获第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5 17:25:00

10月23日,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二11班符艺嘉同学代表中国国少队在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女子100米栏的比赛中勇夺第四名,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不仅是中国青年田径的荣誉,更是南京十三中的骄傲。

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 女子100米栏

第一次在国际舞台竞技,是挑战也是经历

“这次能代表中国国少队参加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组办的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我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谢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南京市体校和教练的付出。”符艺嘉说,“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与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运动员同场竞技,是挑战也是一种经历,也能让我有了为国争光的机会。比赛中我克服了时差、气候的不适,特别是伤病的困扰,顺利完赛,这也将是我运动生涯、成长过程中宝贵的财富。”

“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突破极限、突破自我,这场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次的经历也让我更加清楚未来的努力方向,我会带着这份经验继续前行、全力以赴,目标不仅是领奖台,更是超越自我。期待下一次赛场相见!”

看到孩子站上亚洲级别赛场并取得好成绩,符艺嘉的妈妈特别感谢了学校的培养、支持和教练的悉心指导。她说:“孩子是第一次跟队出国参加国际大赛,这不仅是成长的经历,更锻炼了她的各种能力。作为一名16岁孩子来说,寒暑不辍的训练、伤病的困扰以及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不适,她都能克服并顽强坚持,这让我们家长感到佩服和心疼。比起比赛名次,我们更珍视她在训练中流下的汗水、比赛中突破的自我。”

符艺嘉姐弟

跑道与书桌兼顾,

她是同学们和老师眼中的小太阳

对朋友而言,符艺嘉是明媚热情的小太阳。她的脸上总是带着单纯而真诚的笑容,丝毫没有架子。“每天下午,符艺嘉都会准时在学校操场上参与训练。热身、冲刺跑、跨栏、力量训练......她保持着极高的训练强度,但从未厌倦。训练后,她总能迅速回到学习之中。即使学校的课程已结束,她仍选择回班自习,而她的成绩也在坚持之中愈发优异,为她田径事业上的成功锦上添花。用专注对待学业,用汗水丈量跑道,这便是符艺嘉的成功之道。”高二11班 何思琪说。

“作为符艺嘉的班主任,我很欣慰地看到这个孩子将毅力与智慧化作双翼,在跑道与书桌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面对相对枯燥的训练,她做得一丝不苟,眼眸中始终跳动着炽热的火焰。训练结束后,她总会带着微湿的鬓角准时出现在晚自习教室,在完成当天训练内容之后,便专心致志地投身于文化课的学习当中。笔记本上工整的笔记与认真细致的作业本,共同记录着这个少女的坚持。”班主任韩芙蕖说:“最打动我的,是她永远挂在脸上的那抹明亮笑容。当我路过操场时,她总会热情跟我打招呼,唤我‘老师好’。得到我的回应后,又开心地投入到当天的运动训练中去。无论训练多累,还是学业压力多大,她总能以积极的姿态感染身边的同学。这种阳光般的感染力,让整个班级都充满着向上的能量。”

在十三中,体育从来不是“副科”

符艺嘉同学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绝非偶然。这背后,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入实践和生动体现。

记者了解到,作为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课程基地,江苏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在十三中,体育从来不是“副科”,而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老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高度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构建了科学、系统的课余训练体系。对于像符艺嘉这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学校制定了“一人一案”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在保证文化课学习的前提下,体育组的老师们,特别是她的教练,付出了无数心血,进行科学、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同时,学校积极与省、市专业队及体育部门合作,形成了“学校打基础、专业提水平”的良好培养机制。

此外,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田径运动会、玄武湖迷你马拉松等各类赛事,鼓励每一位学生“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符艺嘉同学,正是这片肥沃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棵茁壮小苗。

符艺嘉同学的这次突破,对她个人而言,是运动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而言,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和巨大的鼓舞。

通讯员 张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