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这位南京少年有“闪电手速”,国家体育总局都发来了贺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0 22:19:00
10月9日,南京市古平岗小学收到一封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发出的贺信:该校五(1)班曹忞喆同学,在今年8月举行的全国魔方公开赛上,从962名魔方顶尖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转角八面体魔方和转面八面体魔方两项冠军、U10组金字塔魔方亚军,以及二阶魔方第4名、斜转魔方第4名,并同时获得三阶魔方速拧特等奖。曹忞喆是怎样从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成长为魔方高手的呢?
不到10秒复原魔方,
10岁少年展示“闪电速度”
在古平岗小学,如果你看到一个手拿魔方不停转动的学生,那多半是曹忞喆。凭借“闪电”般的手速,他成了五(1)班的魔方“大神”。
10月10日下午,在古平岗小学,记者见识了这位魔方少年。曹忞喆向记者现场展示,魔方被打乱,他看了一眼,略微沉吟了一下,手指飞快转动,不到10秒魔方就复原完成,整个过程让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当天,曹忞喆还带来了一个类似“百宝箱”的小布袋。他从里面掏出一个个奇特的异形魔方,并如数家珍:“这个是魔表,要求复原后每个时针要对准12点;这个是金字塔魔方,这个是斜转魔方,这个是转角八面体魔方、这个是转面八面体魔法,还有枫叶魔方、空心魔方、四角锥魔方、SQ1魔方、二阶魔方、三阶魔方、四阶魔方、五阶魔方……”说实话,记者从未见过这么多奇怪的魔方,长见识了!而这还只是曹忞喆的一部分魔方,他家的魔方占满了靠墙的一面柜子。
第一次接触魔方就被吸引,自主探索完成复原
每一个魔方选手都有自己独特的起点。曹忞喆的妈妈朱薇告诉记者,曹忞喆是9岁左右才开始接触魔方的。他最初被魔方吸引,是因为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智能魔方。当时他虽喜爱魔方,却只会在电脑的引导下复原魔方。在向家人求助无果后,他凭借自己的探索精神,当天晚上就上网查找公式和教程,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自主魔方复原。这是他魔方之旅的第一步,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热情。
当时,经过自学和练习,曹忞喆已经熟练到90秒就可以还原一个三阶魔方。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直无法突破的瓶颈期。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气馁。在与妈妈商量后,曹忞喆正式踏上魔方速拧的道路,开始跟随老师学习三阶魔方的高级解法。
从90秒到10秒,公式已化为“肌肉记忆”
高级解法,需要强大的记忆能力、运用能力和超高速手速。面对数以百计的大量公式,曹忞喆一条条啃,一遍遍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魔方占据了他生活的每个角落,就连睡觉,枕边都要摆着他心爱的魔方。
打乱,还原,再打乱,再还原……就这样,从90秒,到60秒,再到30秒、20秒、15秒,最后进入10秒……每个0.1秒进步的背后,都凝聚着坚持和努力。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曹忞喆利用课余时间,每天坚持练习魔方。在他的探索下,二阶魔方、四阶魔方、五阶魔方、金字塔魔方、斜转魔方、五魔方、镜面魔方、恐怖镜面魔方、SQ1魔方、风火轮魔方、三面体魔方、八面体魔方、魔表等各种异形魔方,也被他一一解锁。
他甚至已不满足于双手复原魔方,开始练习单手复原。由于单手和双手属于两个体系,为此,他又自学了另一体系的解法,只为提高单手拧的成绩。在魔方的世界里,曹忞喆通过不断攀登,变得游刃有余。
斩获两金一银,他在赛场上渐入佳境
偶然的机会如同命运的丝线,将曹忞喆进一步牵入魔方的竞技世界。魔方是匈牙利人鲁比克教授发明的,去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同时也是魔方发明50周年。去年5月,了解到有一场中匈青少年魔方公开赛在南京举办一场分站赛,妈妈便给他报了名。那时的曹忞喆,刚练习速拧没多久,成绩并不突出,最终只获得三等奖。然而,这次参赛经历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大门。
他在赛场上面对面接触到很多厉害的选手,有省赛冠军,有前亚洲纪录保持者,有的甚至是现役世界纪录保持者。而曹忞喆就像一颗刚刚破土的幼苗,在比赛的土壤中努力扎根。趁着比赛,他鼓起勇气和同场高手交流,学习他们的方法。在三阶成绩不断进阶的同时,曹忞喆又自学其他魔方的高级解法,希望在多个项目上都能有提高。他是场上最小的单手选手,即使手最小、身体条件弱,但和同场的成年选手比,成绩一点都不弱。
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曹忞喆在赛场上开始渐入佳境。去年,中匈赛常州站,曹忞喆参加的4个项目,有3项分获二、三等奖;江苏省魔方巡回赛南京站、苏州站,曹忞喆都有奖项入账;首届中国魔方公开赛,他参加了除三阶盲拧外的全部项目,并凭借优秀的成绩,获得特等奖。
但是,曹忞喆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一年来,他在学习之余挤出时间练习各种魔方速拧技能,他还通过拍摄网络短视频分享自己的魔方生活、和全国“魔友”交流,这让他的技术更加娴熟。最终,他在今年全国公开赛的激烈竞争中,获得2金1银和2个第四名的好成绩,为自己流下的汗水换来这份沉甸甸的回报。
老师眼中的“魔方小达人”:这孩子身上有股“钻劲儿”
“曹忞喆同学这次在比赛中获奖,我打心底里为他高兴。从低年级发现他总抱着魔方琢磨开始,我就留意到这孩子身上有股‘钻劲儿’——做事专注,思维敏捷,对兴趣执着,有主动探索、不惧困难的勇气。”班主任周爱鸣老师说,“我一直觉得,老师不该只盯着成绩,更要做孩子兴趣的‘助推器’,我发现玩魔方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空间思维、记忆力、观察力等认知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耐心,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我非常支持这项活动,所以他课间教同学玩魔方、和同学们一起钻研练习时,我特别支持,还曾请他当小老师,在班上开魔方课,常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这份‘爱钻研、愿分享’的劲儿。”
周老师表示:“看着他从一个爱摆弄魔方的小朋友,慢慢在比赛中拿奖,连艺术领域也能出彩,我更坚信:让孩子在喜欢的事里发现优势、学会学习、学会坚持、懂得分享,帮孩子把‘兴趣’变成‘本事’,让他们带着热爱幸福成长,比单纯的成绩更有价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