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少年的寻访·让我记住您的名字③|彭雪枫:一代名将的刀光书韵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9 15:36:00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华报业少年志融媒平台依托扬子晚报特别推出“少年的寻访·让我记住您的名字”云端思政课,让我们循着少年的脚步,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纪念设施、烈士纪念馆,在行走中回望历史,铭记英雄。那些永不褪色的忠魂,是无数中国人心系家国,浴血奋战的缩影。他们的名字,早已化作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镌刻着烽火岁月的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绽放着恒久闪耀的光芒。 

 

在江苏宿迁这片红色热土上,雪枫公园如一枚熠熠生辉的明珠。公园广场上70米高的纪念塔似出鞘的“雪枫刀”直指苍穹,塔身的寒光与馆内泛黄的家书相互映照,诉说着新四军名将彭雪枫“刀劈敌寇、笔诉柔情”的一生。在《少年的寻访·让我记住您的名字》系列思政课中,来自宿迁市中小学的学生代表组成寻访小队,走进雪枫公园,一同探寻这位智勇双全、战功卓著的一代名将背后的故事。

匠心设计“雪枫刀”威震敌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彭雪枫所在的部队被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担任师长,组建了骑兵团。他亲自给战士们讲课,做骑兵战术示范,并设计了一把集各家所长、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新式马刀,被战士们称为“雪枫刀”。“雪枫刀的刀身颀长,刀背轻薄,刀刃能砍断三枚铜钱。”在纪念馆内,宿迁市雪枫公园讲解员李文向同学们介绍道。 

 

1942 年夏天,“雪枫刀”迎来了首次实战考验。当时大批日伪军到洪泽湖旁的沙山集抢粮,四师骑兵团接到命令后,立即策马出征。彭雪枫巧妙利用骑兵团突袭和速度的优势,他们借着地形悄悄靠近伪军。等日出的时候,骑兵团猛地从两边发起强攻,战士们拿着雪枫刀,一下子就冲进了敌阵!“战斗打响不到半小时的时间,300个伪军就被骑兵团击中落马,其中大部分是被雪枫刀砍翻,还有80多个伪军摄于雪枫刀的威力不战而降!” 

 

雪枫刀的冷硬,映照着彭雪枫将军的铁血担当;而纪念馆里这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则藏着他对爱人最柔软的牵挂。1941年9月,彭雪枫与当时担任中共淮宝县妇女部长的林颖在泗洪半城结为革命伴侣,此后的1448天里,他写下87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深情。

英雄家书展现铁汉柔情

“原来英雄也有柔情的一面。这些家书里都写了些什么呀?”面对同学们的好奇,讲解员李文继续说道:“彭雪枫在沙山集战斗胜利之后信中写到,‘两个胜利,恰恰都在我们的蜜月之内,是我们结婚后的第一次胜利,是我俩结婚最优美的纪念!’这位威震敌胆的将军握笔写下温词,向妻子分享胜利的喜悦。”李文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彭将军的全家福合影。“这张照片摄于1944年8月,彭将军要率部前往八里庄指挥战斗,当时林颖已经怀孕6个月左右的身孕,她一个人步行十几里的山路给彭雪枫送行。战地记者当即拍下了这张合影,照片中两人笑容灿烂,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斗争中,彭雪枫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彭将军壮烈牺牲之后,毛泽东主席、朱德司令分别写下挽词,誉他为“共产党人好榜样”。 

 

让雪枫精神代代相传

八千里中原烽火,三十七载铁血人生。彭雪枫将军虽然离世已八十余载,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雪枫学校、雪枫公园、雪枫大道……宿迁大地上,以“雪枫”命名的公园、学校、道路早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印刻在人民的心中。

“彭雪枫将军用生命诠释了忠诚和担当,我会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寻访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彭将军为榜样,将雪枫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编导 周欣

拍摄 庄建剑 罗皞

剪辑 罗皞

美编 王亚男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