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报国再出发,研究创造共成长!南京市力学小学开学第一课燃情开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1 22:28:0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日,南京市力学小学将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与思政课堂深度融合,以“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主题,两个校区4000余名师生同上一节大思政课,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
让孩子铭记南京的历史
这堂开学第一课燃情开讲
如何让孩子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9月1日上午,南京市力学小学从红色历史、思政课堂、学生互动、实践体验等环节开展,打造了一节沉浸式、立体化的“开学第一课”,带孩子们重温那段烽火岁月。
在开学第一课上,力学小学党总支书记李琳从学校“力学报国”的校史由来讲到南京这座城市的红色记忆和抗战历史。她深情地告诉孩子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居住的这座城市——南京,曾在战火中呻吟,更在抗争中挺立。南京,是博爱之都,是我们美丽的故乡,它的历史,它的红色传承,我们也要永久铭记。今天,当你走出校园,你就走在红色基因传承的伟大的土地上,我相信你们眼中不仅有微笑,更有期待,你的脚下不仅有安全,更有力量。”
李琳书记介绍,在今年暑期的跑学活动中,师生同是研究者,他们用脚步去寻访、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方法去研究。六(5)班“彩虹”红领巾寻访小队的同学们,穿过郁郁葱葱的小山,踏过百十余级的台阶,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开展了“红领巾寻访伟大成就”活动。“教师跑学团”也和同学们一样开展了跑学活动,他们走进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静海寺纪念馆)。一位教师代表感慨,“当我们蹲下身和学生一起研究展馆里的一份档案、一件文物,教育就完成了‘双向奔赴’的过程。”
《南京照相馆》编剧寄语青少年
力学报国、努力奔跑
课上,师生围坐热议影片《南京照相馆》。在南京市力学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徐海军的引导下,现场,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悟。有同学说,“这是《南京照相馆》中的中华门,满目疮痍;这是现在的中华门,车水马龙。我们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力学少年,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奔跑,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首关于南京城墙的儿歌《数城门》。“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现场同学们齐声唱诵,清脆嘹亮的童声,在报告厅里久久回荡。最后,徐老师总结说,“同学们,这盛世锦绣,正是先烈们以热血铸就的丰碑,是全体中华儿女铭记历史、接续奋斗的答卷。”
让同学们感到惊喜的是,现场《南京照相馆》编剧张珂以视频的形式给力学小学的小米粒送上寄语,勉励大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以学识报效祖国。张珂说,“这部电影展现了南京城曾经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我们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终成为让民族复兴,让我们国家强大的未来的主人翁。所以在此,我想衷心地感谢你们进行了这次主题的观影活动,力学报国,努力奔跑!”
人人都有研究的成果
从实践成长挺起少年脊梁
力学报国、少年志向,需在研究创造的成长实践中落地生根。现场,孩子们也带来了暑期“红色跑学”手记、照片、视频,讲述作为雨花台“小雨滴”志愿者的经历,分享对“信仰的力量”的感悟。
今年4月18日,力学小学教育集团“致敬人民英雄,传承革命精神”小先生跑学博物馆成长行动在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举行。海军指挥学院的老教授班海滨身着海魂衫为同学们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平民英雄船工张孝华,他驾驶“渡江先锋船”,载着战士们冲破枪林弹雨。六(2)班岳云骢同学感慨于众多船工,即便不是共产党员,也义无反顾地帮助解放军渡江,甚至负伤仍坚持战斗。谢楒彤同学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小课题研究,生动讲述了“京电号”从普通运煤船变身“钢铁战船”,在渡江战役中立下战功的故事。
五(4)班周熙茼同学先后参观了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从一件件文物和一封封家书里真切触摸那些镌刻在时光里的民族脊梁,汲取了成长的力量。
五(10)班的郭怀实同学走进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他说:“一件件文物,让我读懂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从坚定的信念到务实的作风,从团结的力量到奋斗的勇气。”跑学结束后,他完成了“延安精神解码手册”儿童研究成果。
此外,孩子们还分享了“AI”研学收获。现场,学校正式发布“力学小学小米粒智能体平台”,由师生共同研发《AI使用伦理公约》也同步亮相,“AI数字人小力”以童声念出“科技向善”公约内容,让红色传承与时代创新在课堂上自然交融。
通讯员 韩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学校供图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