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触摸六百年城垣肌理,金陵少年探寻南京城墙的文明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6 10:59:00

“回听六百沧桑史,多少枭雄瓦砾中”。8月2日下午,扬子晚报小记者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在明城墙的历史回响中触摸砖石里的文明印记,探寻古都南京的精神根脉。本次寻访是江苏“拥抱文博 接力传承”青少年文化实践行动的研学策划之一,该项目由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

旷世城垣,一眼望见四重城郭的壮阔

“看!那四个字好有气势!” 刚步入展厅,小记者徐梓萱便被穹顶下 “旷世城垣” 的题字吸引。讲解老师指着玻璃展柜中的城垣剖面图介绍,南京明城墙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长度最长、保存原真性最好的都城城墙之一,“高坚甲于海内” 的雄姿在层层嵌套的城郭结构中尽显。

透过博物馆的AR全景装置,小记者们仿佛 “穿越” 回明代,亲眼目睹四重城垣环绕金陵的盛景:宫城的威严、皇城的规整、京城的壮阔、外郭的绵延,数百年前的都城格局在光影中徐徐铺展。“这简直是古代的‘城市规划天花板’!” 有小记者忍不住发出赞叹。

一砖一史,700块城砖上的“质量密码”

“一砖一石 众志成城”展厅里,一面由700多块青灰色城砖组成的“城墙墙”,成了最吸睛的“明星展品”。小记者们凑近细看,每一块城砖上都有铭文。“洪武元年”“总甲”“甲首”“窑匠”等铭文清晰可辨。

“这是古代的‘质量追溯系统吗?”小记者黄若萱的提问精准又有趣。讲解老师点头解释,明代造砖实行 “实名制”,从府州县官员到工匠、人夫,责任精确到个人。正是这种严苛的管理制度,让南京城墙历经 600 多年风雨侵蚀与战火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

接力传承,让城砖里的故事流向未来

离馆前,“城墙守护人” 留言板上写满了全国各地游客们的心声。徐梓萱画下一块带笑脸的城砖:“希望六百年后,它还能笑着看南京。” 黄若萱则写下:“我要把城砖的故事讲给弟弟听,让他也做城墙的小卫士。”

这场探寻之旅,让金陵少年们不仅读懂了砖石的硬度,更触摸到文明的温度。作为江苏“拥抱文博 接力传承”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已然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让城墙故事在青春的讲述中流向更远的未来。

少年志编辑 丁玲 张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视频 张华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