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进香河路名字有“河”为啥不见“河”?南京这所小学“路牌微研学”太好玩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1 21:24:00

进香河路名字有“河”为啥不见“河”?近日,“跟着汉字游玄武”之“玄小武寻‘宁’记”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火热启幕。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追寻梦想小队”从校园出发,寻找玄武区最会“讲故事”的街头博物馆——玄武路牌,开启了一场“把城市当课本、把路牌当卷宗”的跨学科微研学。

提前一周开启预热,“路人”升级为“路牌小专家”

为了让实地打卡更高效、更有趣,洪武北路小学“玄小武寻‘宁’记”活动小队提前一周开启了“路牌情报站”预热。队员们自由组队,认领学校周边的路牌小巷,用“线上搜——线下访——共学享”三步法,给每块目标路牌建立了一份“路牌身份卡”。

带着这些“前置情报”,队员们在出发时已从“路人”升级为“路牌小专家”。每一块路牌都不再是冷冰冰的铁皮,而是一段等待被激活的城市记忆——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准备好把记忆讲给更多人听。

进香河路名字有“河”为啥不见“河”?

进香河路——名字里有河,为何却看不见河?同学们经过探究发现,原来它曾是明代香客去鸡鸣寺的“水上香道”,1958年填河成路,但“河”字被永远留在了路牌上。最神奇的是,六朝时它还是漕运支流,元代淤塞,明代变成香火道。一条河“改行”三次——运粮、运香火、最后运汽车,堪称南京最“卷”的河道!

估衣廊的名字由何而来?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明朝开国后,为鼓励市民贸易,在今估衣廊一带设官廊专做旧衣买卖,初名“故衣廊”,因衣裳成色不一、无固定价格,须估价出标才能交易,后更名为“估衣廊”。

成贤街又有哪些故事?成贤街北起北京东路,南止珠江路,长约一千米。1381年,朱元璋下诏在鸡鸣寺鸡鸣山南麓兴建国子学,次年改为国子监,为明朝的最高学府,规模居当时世界前列。因国子监是培养贤才之地,通往监学的街道故得名“成贤街”。

AI赋能,制作“路牌宣传包”

追寻“宁”的足迹,队员们通过深入了解玄武路牌,把一条放学常走的小路走成了“迷你考古现场”。

队员们以手抄报勾勒路名背后的岁月故事,用AI技术赋予路牌新的设计美感,一笔一画、一帧一图间,让路牌不仅成为标注方位的工具,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那些曾在时光里褪色的街巷记忆,借着这些充满巧思的创作重新鲜活起来,仿佛让每一块路牌都娓娓道来自己的“前世今生”,让路过的人在驻足间,便能触摸到城市发展的脉络与温度。

从一块块看似寻常的铁皮路牌,到一段段尘封而又鲜活的城市记忆,这场以“宁”为线索的寻访之旅,让“玄小武”们真正触摸到了玄武深厚的文化根脉。或许,这就是“跟着汉字游玄武”的意义——让每一个汉字都成为打开生活的窗口,让每一次行走都成为成长的注脚。期待更多孩子在这样的旅程中,与“宁”相遇,与美好同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