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轻信自己“误操作”开通了会员,大妈稀里糊涂被骗7万5千块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17:27:00

网络诈骗无孔不入,老年人也是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重阳节到来之际,扬州江都警方发布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护好“养老钱”。

“客服”来电骗走7.5万元

诈骗团伙多人协作、频繁更换联系方式,以“误发快递”为起点,通过远程操控手机,骗走了市民李大妈7.5万元。

前不久,李大妈接到一个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电话,对方说有一个快递寄到了她原住处,正待处理。李大妈表示并未购物后,“客服”提供了一个所谓“发货方”的电话,让其自行联系。此后,另一名“客服”打来电话,称“快递”是由于李大妈误操作开通了抖音会员所致,并恐吓如不取消将每月自动扣除高额费用。

李大妈为避免经济损失,在对方诱导下,下载了多个不明应用程序。在此期间,不同号码的来电持续指导操作,并通过一个虚假的“监督管理局”APP发起屏幕共享,远程操控李大妈的手机。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人冒充“反诈中心”人员进行干扰。最终,李大妈名下银行卡向一陌生账户转账7.5万元。

警方提醒,自称客服,使用多个不同号码轮番来电称要处理“误发快递”“误开会员”等事宜的,极有可能是团伙诈骗,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或加入任何远程会议,这等同于将您的手机操作权交给对方。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APP,不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核心信息。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挂断电话,并主动拨打官方公布的反诈专线进行咨询。

“投资理财”被坑1.5万元

年过六旬的老沈在相亲交友平台上认识了女子“云”,两人聊得很投机。老沈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杀猪盘”陷阱。交流过程中,“云”自称是金融从业者,正在国外出差,并透露其掌握一个内部投资赚钱渠道。获取老沈的初步信任后,“云”以自己不便操作为由,请求老沈协助登录一个指定的海外投资平台,进行所谓的“炒股”。在对方不断诱导下,老沈从最初帮忙传递信息,发展到最后自己在该平台开户并投入资金。最终,老沈按照平台“客服”指示,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1.5万元。当其试图提现时,发现平台始终以“系统升级”为由拒绝,后该平台彻底无法访问,所谓的“红颜知己”也失去联系。老沈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警方提醒,此类诈骗是典型的“杀猪盘”组合套路。犯罪分子首先通过婚恋平台寻找目标,通过建立亲密关系获取信任(“养猪”),然后引诱受害人到虚假投资平台进行投资(“杀猪”)。市民务必警惕网络上的温情陷阱,对于声称掌握内部消息、能带你稳赚不赔的“贴心好友”,一定要保持清醒。切记,素未谋面的网友不会带你发财,所有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兼职刷单被骗6000元

市民周大妈本想居家兼职赚点小钱贴补家用,未曾想因轻信网络“刷单返利”的广告,被骗走数千元。警方介绍,周大妈在家中浏览短视频平台时,看到一则声称可以“居家兼职、轻松获利”的广告。与发布方取得联系后,对方引导其下载了一款专用软件,并承诺通过“先行垫款购买商品、数日后返还本金及报酬”的方式获取收益。在对方的诱导下,周大妈最初尝试进行了几笔小额转账,均如期收到了返款。建立信任后,对方开始以“任务升级”“高额返利”为由,诱导周大妈加大投入金额。当其累计转账达六笔,总金额共计6000余元后,对方不仅未按约定返款,反而继续要求其追加资金。周大妈表示无力支付后,对方便失去联系。意识到被骗后,大妈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醒,该案件为典型的“兼职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寻求兼职、期望获利的心态,通过前期小额返利建立信任,后期诱使大额投入后便销声匿迹。“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市民千万不要参与。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兼职广告,务必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转账。切勿因贪图小利,遭受大额财产损失。通讯员 江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