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大仪派出所姚俊:“姚”望基层路 “俊”心护民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16:45:00
心中装着群众,脚下沾满泥土。扎根基层一线15年,他用脚步丈量乡村,用初心守护群众,用行动守护平安,书写着新时代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家里人”,他是大仪派出所副所长兼第一警务区社区民警姚俊。
自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姚俊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获得市政府、市局嘉奖、仪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铁脚板走出“平安路”
他是辖区群众的“家里人”
“大姚警官又来啦?来,坐!”今年4月初的一天早晨,当看到姚俊的身影出现在路口的那一刻,村民老周的眼睛立刻亮了。他热情地招呼了一声,返身从家里取出了一个小板凳。姚俊熟络地坐下来,和老周亲切地交谈了起来。
不久前,姚俊在与村民闲聊中偶然得知,村里有一位姓周的老人常年独居,随着年纪渐长,生活越发困难,一直想办理五保户未果。虽然办理五保户并不在民警的职责范围内,但抱着“群众有困难,我就得管”的心态,姚俊还是立即赶到老周家中核实。随后,他又接连奔波协调,最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帮老周办理了五保户。领到第一笔生活补贴时,老周老泪纵横:“他上门时,我还以为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百姓办事……”
这样的场景,是姚俊工作中的常态。姚俊所在的大仪派出所辖区范围大、地处偏远,社情复杂,是个地地道道的“乡村派出所”。刚刚调任至大仪派出所时,姚俊“人生地不熟”。在处处是人情关系的乡村,一个“外来户”想融入其中并不容易。如何用最快速度与群众熟悉起来,将警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成为了他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着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姚俊一直坚信“人越走越亲,心越聊越近”,坚持“以情走访”。刚一上任,他便马不停蹄地迈开“铁脚板”,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民舍院落,都能看到他和群众促膝长谈的身影。他用一次次的上门服务,温暖了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的心田,自掏腰包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他曾利用对辖区环境熟悉度,快速寻找到了一位离家出走欲轻生的年轻人,挽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他也曾走遍了辖区十几个厂区,看了十几个小时的监控,只为帮群众寻回被路人捡走的“救命钱”……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认家门、唠家常、办实事的过程中,如今的姚俊“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帮得了忙、交得了心”,成为了辖区群众口中的“家里人”,得到了他们真心的认可与支持,也为他今后的基层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今年以来,姚俊累计上门服务10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20余人。
巧嘴皮调出“和谐镇”
他是矛盾纠纷的“解铃人”
“大姚警官做的‘拦停’,我们心服口服!”今年8月,当姚俊成功调解一起让所有人都“头疼”的租赁矛盾后,双方当事人这样感慨。
几个月前,村民老李将自家部分房屋租赁给某公司用于堆放杂物,签订合同后却因房屋院落使用权产生异议。老李坚持认为,租赁范围不含院落,租客指责老李“出尔反尔”。双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从开始的口角发展到后期的推搡,短短一个月内重复报警达5次,出警民警多次调解,但收效甚微。
姚俊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双方了解诉求,寻找矛盾突破口。 老李性格倔强,一开始极不配合。但姚俊不骄不躁,多次上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邀请乡贤、熟人联合调解。他诚恳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处置、让老李逐渐动容,同意“让一步”。最终,老李让出院落使用权,公司额外承包老李个人生活用电费用。至此,一场历经两个月、先后调解了十余次的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基层派出所里少有刀光剑影、惊心动魄,更多的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一些矛盾纠纷看起来或许微不足道,但解决不好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好在姚俊早已练就了一张“巧嘴皮”,无论是家庭纷争还是邻里矛盾,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群众心理的精准把握,一一化解于无形。
始终保持尊重、换位思考,分别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想问题;多方调查走访,了解纠纷事实,秉持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每件事;联合乡贤、双方共同亲友等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将气理顺,事说通;精准把握矛盾焦点,找准双方平衡点,达到矛盾调解的最佳效果。这就是姚俊在长期基层矛盾调解工作中总结出的“四步工作法”。
与此同时,姚俊还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依托情报驱动,深度挖掘警情数据,及时发现重复警情,并加强对风险警情回访跟踪,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全面梳理排查重复警情中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及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最大限度消除隐患,切实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姚俊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
赤子心守出“幸福家”
他是辖区平安的“守护人”
2021年3月,辖区群众钱某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诈骗分子远程“控制”,在辖区某宾馆开房操作转账。姚俊接到预警后争分夺秒,在电话联系、通知家人、上门寻找均未果的情况下,果断排查辖区内多家宾馆,终于发现受害人入住地,最终在其转账的前一秒冲进宾馆,成功挽回了近10万元损失。事后,受害人一家感激不已,连称姚俊是群众的“守护神”。
守护群众不打烊,责任担当抗肩上。扎根一线多年,姚俊用行动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他坚持深耕“社区警务”,做深做精做细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安全宣传筑牢防线,和同事们共同构建起了一张紧密的民生安全防护网。
结合大仪辖区的45个网格和231个微网格,姚俊建立相应警格,深入推动网格+警格融合机制,确保每个警格配有至少一名民警和两名辅警,确保基层基础排查工作能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与此同时,他还将警务工作阵地延伸到服务管理一线,将社区警务从线下搬到线上,积极顺应大数据时代趋势,以行政村划分建立村队微信群,实现社区的每一户都有人在群内,打破时间、场所的限制,“线上线下”双头并进,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工作平台。
结合近年来各类电信诈骗多发高发的态势,姚俊坚持“群众在哪、宣传就在哪”的原则,结合不同节点、不同人群,结合真实案例以案释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最接地气的方式,将反诈、防盗、防火、防溺水等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心里,筑牢反诈“防火墙”,守护群众“钱袋子”。
“感觉姚所长就像是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有他做榜样,我们年轻民警的干劲更足了。”大仪派出所民警陈逸青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群众有需要,姚俊总会第一时间赶到。那一声声“马上来”“交给我”,是他永葆赤子之心,一心为民最好的印证;群众的一句句“我相信你”“幸好有你”,便是对他最好的回应。自他上任以来,大仪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通讯员 蒋春晓 赵雅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成沫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