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网警揭秘:电诈嫌疑人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6 16:31:00
5月2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众多公安干警围绕“弘扬公安英模精神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主题,与中外记者展开深入交流。
其中,95后青年网警、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六大队副大队长张智恒,分享了他在网络空间战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经历与感悟,并着重强调了“三不一多”原则的重要性。
张智恒介绍,侵犯公民信息案件常以骚扰电话和广告短信的形式呈现,但其背后往往隐藏着高水平、职业化的网络犯罪团伙。他曾侦办的一起利用技术手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线索仅源于一通简单的装修广告电话,而案件背后却涉及网络攻击等一系列复杂技术手段。
“被抓获的嫌疑人中,部分人计算机专业水平颇高,且拥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熟知互联网企业数据存储模式,通过网络攻击侵入企业内网,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最终以电话销售形式将信息转化为骚扰电话。” 张智恒说。
在侦办此类案件过程中,“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犯的罪严重吗?”成为嫌疑人问张智恒最多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分别反映出网络犯罪团伙自恃手段隐蔽、技术高超,妄图侥幸逃脱法律制裁,以及他们对数据泄露后果的恐惧,担心引发更恶劣的刑事犯罪。
对此,张智恒表示,网安民警在侦办案件时,实则是在与犯罪分子进行技术战和心理战两场战斗,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储备,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才能赢得技术博弈和心理较量的胜利。
张智恒正告网络犯罪分子,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数据连着千万家,小数据的背后可能藏着大风险。我们悉心守护的不光是数据安全本身,更是数据背后万千个家庭的安危。”
同时,他也提醒广大群众,务必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公安机关将与群众携手,共同筑牢数据安全隐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