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当亲娘,侄女就是闺女,36年照顾“一老一小”,他的故事充满“平凡力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1 11:32:00
“妈,今天气顺些了吧,降压药按时吃了吗?”5月20日早晨,扬州仪征市区惠民花园小区9幢1003室,63岁的周永发来到岳母房间,嘘寒问暖。从周永发结婚起,他和岳母同在一个职工大院36年。2018年,将患有家族性哮喘的岳母接来同住。作为女婿,周永发让岳母感受到了“好女婿胜似亲儿”的贴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岳母,30多年来,周永发对待妻子的侄女也视如己出。同在一个屋檐下,周永发照顾“一老一小”的举动,在社区传为佳话。
率先垂范
不是亲儿胜似亲儿,岳母住院时病友羡慕:“你儿子可真孝顺”
周永发来自仪征月塘农村,1979年来到仪征公路管理站工作,当时住在单位宿舍。巧的是,周永发的岳父也是公路管理站职工,也住在单位宿舍,同在一个大院。周永发和妻子在大院里结识相爱,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周永发和岳父母做起邻居,虽然是两本户口簿,却是一个屋檐下的大家庭。
“岳母有家族性哮喘,作为晚辈,应该多照应他们一点。”周永发和岳父母比邻居住,后来周永发有了女儿,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2002年,周永发因为单位改制自谋职业。2007年,岳父去世后,岳母先后被查出脑梗、高血糖、心肌供血不足等疾病,周永发的关怀更加细致入微。“姑娘照顾妈妈都不如老周,现在基本上都是老周伺候丈母娘,这样的丈夫,心细,心善,难找!”邻居对记者说。
2018年,周永发考虑到岳母年迈,购买电梯房搬进新家,把岳母带到身边。此时,周永发女儿已经出嫁,新家三室一厅,三人居住很是宽敞。记者了解到,每次岳母生病住院,周永发忙前忙后,交预付金、办入院手续、做各项检查。住院期间,周永发担心夜里会发生什么状况,索性守在岳母床边。各种琐事更是亲力亲为,喂药、喂饭,时不时还要按摩、处理大小便。病友羡慕得直夸:“你儿子可真孝顺啊!”
老街坊的感受跟病友一样。换季时,周永发给老人收拾衣柜,特意把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方便老人取用。如今岳母已是耄耋之年,周永发坐在床头陪她看老戏曲时,还在留意老人的呼吸节奏,只要发现稍有急促,就立刻递上保温杯和哮喘喷剂。因为身体患病,岳母活动范围就在家门口,有时岳母自行下楼散步,周永发跟随岳母,生怕她有个闪失。岳母的饮食,更是格外留心。周永发作为家庭大厨,家里做饭都倚仗他,他首先要考虑岳母是否咬得动、吃的东西是否有营养、是否易于消化。
岳母喜欢吃镇江锅盖面,每次岳母说“你们要不要吃面条”,周永发就会心一笑,他知道是岳母惦记锅盖面,但不好意思明说,此时,他会立即下楼推出电动车,让岳母坐在电动车后座上,抱紧他的腰,带着岳母到2公里外的一家面馆吃锅盖面。
贴心照顾
36年前多了一个“女儿”,亲女儿始终记得父亲给她的“一巴掌”
1989年,周永发和妻子朱庆香刚结婚不久,朱庆香哥哥家突发变故,8岁女儿一时没有了安身之所,心思细腻的周永发主动上门,提出把妻子8岁的侄女接到家中。还没孩子的他突然做起了“爸爸”,这一抚养,便是36年。
因为侄女小捷,周永发开始学着做“爸爸”,每天给小捷讲故事、手把手教孩子写字。冬天怕孩子冻着,晚上就提前冲好热水袋。自己工作再忙,也每天接送上学放学。侄女来周永发家的第2年,妻子生了一个女儿,如今周永发的女儿小丽已经36岁,已经嫁人有了孩子的她,始终记得父亲给她的“一巴掌”。
那是她6岁的时候,周永发给两个孩子零花钱去外面商店买零食吃,小丽跟着姐姐去商店买零食时,嘴里冒出一句话:“这是我爸爸给的钱,你不能买多,我的零食要比你多一点。”一句话让小捷很受委屈,回到家时,周永发询问之后了解到亲生女儿说了伤人的话,当即给了女儿一巴掌:“姐姐和你都是平等的,没有买东西谁多谁少的,下次不要再说这个话。”
对待两个孩子,周永发一碗水端平,但潜意识里会朝小捷倾斜。至今,周永发的头脑里能清晰地报出小捷爱吃的几道菜——糖醋排骨、红烧肉、狮子头,但他却记不住亲生女儿喜欢吃的菜。“他对侄女特别好,就跟自己的女儿一样。”朱庆香说,侄女如今已经44岁,早已成家立业。记者了解到,虽然小捷从小到大称呼周永发为“叔叔”,但在她心中,周永发就是慈父。长大后的侄女十分孝顺,上班后第一个月工资,给叔叔买了礼物,平时三天两头打电话嘘寒问暖,逢年过节大包小裹往家拎,始终没有忘记这个充满温暖的“娘家”。
爱心呵呵“小家”,担任社区网格员的他对待“大家”更是不含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周永发的善举不仅体现在家庭中,在社区里,他同样是个热心人、贴心人。他是社区微网格员,只要社区的事情交到他的手上,一定负起责任。他抽出时间深入楼栋单元,一户户地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每一家的状况。经常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协助困难家庭解决种种难题。
作为社区邻礼和调解队的一员,周永发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为邻里和谐贡献力量。他总是说:“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有什么矛盾不能好好解决呢?”此前,楼道里发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一位居民在楼道堆放了大量杂物,影响大家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邻居们多次劝说无果,双方发生了争吵。周永发主动承担起调解责任。他深知,处理邻里矛盾不能简单地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脾气,耐心地沟通、劝说。他先找到堆放杂物的居民,亲切地和他拉家常,了解他堆放杂物的原因。在他的努力下,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堆放杂物的居民主动清理了楼道。“他兢兢业业地为社区工作,调处邻里矛盾,维护社区安宁,是我们的得力帮手。”西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谢霞说。
周永发把丈母娘当亲娘,把侄女抚养长大成人的故事,在西园社区广为流传。居民感慨,周永发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充满了力量,让大家看到了人间的真挚情感和可贵品质。通讯员 真萱 赵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