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

研究筑基,数智赋能,为职教质量评价插上“隐形的翅膀”

来源: 扬子晚报网

2025-07-14 17:47:00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普遍存在的“动力分散、主体单一、评价片面、反馈滞后”等瓶颈问题,自2016年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等,依托江苏省高校哲社重大项目“破‘五唯’与立多维: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研究”(2022SJZD036)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研究”(22JYB00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研究”(19JYD002)等近10项省部级课题,形成了《“三擎联动 三元协同 三维融合”教学质量智能评价》实施方案(见图1),成功蹚出“主体多元参与—过程动态追踪—数据智能驱动—质量持续提升”教学质量评价新路径,在教学质量精准监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任熊研究员介绍,质量评价是个永恒的话题和课题,系统理论研究和借助数智赋能是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职教质量评价插上“隐形的翅膀”。刘任熊总结,新型质量评价模式主要内容包含四方面:一是创新构建“理念-制度-技术”三擎联动发展引擎。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引,持续开展理论研究,科学制定《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等10项制度规范,系统集成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质量评价。通过理念引领方向、制度提供保障、技术赋能支撑的“三擎”协同发力,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强劲动力源。
二是系统聚合“教育者-受教育者-利益相关者”三元协同评价主体。突破传统单一评价主体局限,有效整合教育者(涵盖教师、教学督导、教育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及核心利益相关者(行业企业专家等)力量,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实现了评价主体与评价视角的立体化、多元化,显著提升了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三是自主研发“全过程-动态化-增量型”的AI智慧评价系统。深度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成功开发“轻感式”教学质量智慧评价系统,创新实现智能巡课、全息评价、质量预警、智能决策等核心功能,为评价智能化提供实时、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赋能教学质量评价,显著提升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创新实践“过程-结果-增值”三维融合评价。强化过程评价,依托智能巡课技术,实时监测教学过程动态;改进结果评价,运用全息评价手段,精准监测教学目标达成度;实施增值评价,建立教师发展档案追踪机制,可视化呈现个体成长轨迹与进步幅度。三者有机融合形成“动态监测—智能预警—靶向干预—改进提升”的智慧质量管理闭环。
而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宋维堂教授看来,该模式主要解决了长期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不智能的问题。第一,构建“三擎联动”动力聚合系统,破解质量评价动力分散困局。针对传统评价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协同性不强等痛点,本成果创新构建“理念-制度-技术”三擎联动动力系统。在理念维度,以教师终身发展为目标,确立“评价即改进、改进促发展”的质量文化内核,为评价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在制度维度,建立“1+9”制度矩阵(1个核心办法+9项配套细则),将评价结果深度融入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六大关键管理环节,有效激发教师内生动能;在技术维度,部署智能感知终端,研发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行为分析算法,打造数字化评价驱动引擎,实现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和数据化。三擎联动有效释放评价改革强大动能。
第二,打造“三元协同”评价共同体,弥补质量评价主体单一缺陷。针对传统评价“自诊自评”的封闭性弊端,本成果创新构建“教育者-受教育者-利益相关者”三元协同评价共同体,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实施动态权重分配,形成“标准同定、过程共评、结果互认”的闭环评价流程。教育者负责组织教学质量评价与结果应用;受教育者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及课程资源评价;企业专家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开展实践能力考核。三元协同评价,有效推动了质量评价从“自我封闭”向“跨界开放”的转型。
第三,创建“三维融合”立体评价模型,突破质量评价维度平面局限。针对传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的痼疾,本成果创建“过程监测-结果评估-增值追踪”维模型(见图2):过程维度通过148个AI智能感知节点,实时采集师生互动、实践参与等12项行为指标,实现教学过程动态监测;结果维度建立“三方四度”评估矩阵(学生评教30%+同行互评20%+督导评价30%+学院考核20%),以教学目标达成度算法模型确保评价客观全面;增值维度建立教师发展档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绘制成长曲线,精准追踪能力提升轨迹。三维数据相互验证,形成“精准评价-靶向干预-持续提升”的增强回路,显著提升教学问题诊断效率。
 

 

 

第四,研发智慧评价实时监测系统,解决质量评价反馈滞后难题。针对传统评价客观性不足、反馈滞后等难题,本成果研发“四位一体”的AI智慧评价系统:智能巡课子系统借助AI行为识别技术,自动采集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场景数据;全息评价子系统实现课课评与综合评,全面评估教学质量;智能决策子系统通过算法模型,生成学生评教、督导评教、二级学院考核等多维度分析报告;质量预警子系统对照教学数据标准,实时预警课堂问题。系统依托AI技术实现了评价结果的智能分析与即时推送,构建了“全维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评价-精准问题预警-高效闭环改进”的完整质量管理闭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反馈效率。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安徽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份近60余所高职院校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认为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主打造的“三三三”教学质量智能评价模式,为人工智能时代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可推广借鉴可行性方案。首先,在理念创新上,该模式首创“发展性评价”新理念,实现评价从管理工具到促进发展新转变。厘清了传统评价中功能单一化、目标碎片化、评用脱节化等关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评价从静态价值判断工具,转型升级为赋能教师发展、驱动教学质量螺旋上升的发展引擎,从根本上重构了评价的价值逻辑。其次,在模式创新上,该模式打造“三维五链”智能评价新范式,提供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新方案。突破传统评价维度割裂、流程断层、反馈迟滞等局限,形成评价视角立体化、决策支持智能化、质量提升持续化的新方案,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路径。最后,在机制创新上,该模式构建“三元六共”治理新机制,形成多方协同治理新格局。通过多元参与和六共协同,破解了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割裂等难题,形成“理念导引方向、制度规范流程、技术赋能执行”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治理新格局,为发展性评价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实施质量评价改革后,教师队伍综合职教能力整体攀升,建成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教师团队累计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180余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形成“高技能、高就业、高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技能竞赛方面,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00余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近三年学生升学率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第三方质量报告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提升至93.6%。示范辐射推广效果显著迭升,安徽省、湖南省等多所院校引入“经贸评价模式”,“经贸评价模式”被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