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有颗“小豆子”没当回事,半年后长大了匆忙就医:中期乳腺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17:26:00
扬子晚报网10月28日讯(通讯员 刘海霞 王尧 记者 陈咏)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其中世界乳腺癌宣传日(10月18日)和粉红丝带关爱日(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均为防治月的核心活动。28日,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通过一则乳房有颗“小豆子”演变为中期乳腺癌的病例,提醒女性朋友关注身体“警报”,哪怕是再小的变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乳房问题不容小视
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特聘医学专家”,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伟光介绍,乳腺癌从何而来?乳腺是一个精密而勤劳的“组织”,里面的细胞本应规律工作、有序代谢。可有时,它们会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如家族遗传、长期激素波动或不良生活习惯,突然“走了弯路”,失控增殖,最终形成肿瘤,“我们接诊过一位42岁的教师李女士。她偶然在沐浴时摸到右乳有一颗‘小豆子’,不痛不痒,就没在意。直到半年后‘小豆子’长大,才匆忙就医,结果被诊断为中期乳腺癌。她说,如果自己早点知道那是身体的警报,该多好啊。”
早期筛查怎么做?专家建议,可做乳腺超声,它像一位细致的探查员,特别适合东方女性和年轻群体,能清晰看到致密腺体里是否藏有形态不良的肿块。可做乳腺钼靶,它善于捕捉微小的钙化点——那是某些早期癌变的“签名”。很多摸不到的病变,靠它一眼识破。女性朋友平时要多关注自己,只有熟悉自己的身体,才能在第一时间感知“不对劲”——比如乳房皮肤是否凹陷、乳头有无溢液、能不能摸到硬块。
哪些人更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专家称,有难以改变的因素:女性、年龄增长、家族史、月经来得早或绝经晚。有可以主动调整的因素:未生育或晚育、未哺乳、饮酒、肥胖、久坐、长期情绪压抑。专家表示,保护自己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多吃蔬菜与全谷物、保持运动、控制体重、尽量母乳喂养。像李女士一样,从发现一颗“豆子”开始,学会倾听身体传递的信号;像无数勇敢的女性一样,用知识和行动,改写生命的可能。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