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秋日登山警惕“夺命蜂”!小伙被蛰后全身过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6 20:21:00

秋意正浓,正是登山赏景的好时节。然而在享受自然风光时,有些“意外来宾”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比如马蜂。近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一位和女友爬山,却被多只马蜂蛰到全身过敏性反应的患者。

该科卢虎主治医师介绍,患者是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和女友在郊外登山时,无意中用手拨开了路边一丛茂密的灌木,瞬间惊动了藏匿其中的马蜂窝,多只马蜂对他发起了猛烈围攻。他的脸部和背部成为“重灾区”,多处被蜇伤。

被送来时,小伙子不仅受伤部位红肿、疼痛难忍,更是出现了头晕、心慌、恶心、视物模糊等一系列全身症状。卢虎判断,这已不仅仅是局部毒性反应,而是出现了全身过敏性反应,需立即住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小小蜂蜇,为何如此危险?卢虎指出,被马蜂蛰伤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马蜂毒素中含有组胺、神经毒素等物质,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红肿、刺痛,但若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喉咙发紧、视物模糊、皮肤大片荨麻疹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全身性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此前我们救治过一位更危重的患者,因蜂蜇后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直接送入ICU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的‘蜂’险提示!”卢虎强调。

那么,如何与这些“邻居”和平共处,遭遇时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专家支了几招:

Step1:出游前——低调行事,防患未然

衣着“隐身”:避免穿鲜艳(特别是红色、黄色)、亮丽的衣物,选择灰色、白色、卡其色等素色服装。

气味“清淡”:不喷浓香水,不用香气浓郁的护肤品和防晒霜。汗味也可能会吸引马蜂,保持身体清洁。

行为“谨慎”:远离开花植物、灌木丛和腐烂水果,这些地方往往是蜂类的“食堂”。

Step2:相遇时——沉着冷静,以静制动

保持静止:若有单只马蜂在身边盘旋,切勿惊慌,不要挥手拍打或奔跑,这会被视为攻击信号。应保持静止,待其自行飞离。

遭遇蜂群,立即躲避:若不小心惊扰蜂群,立即用衣物保护好头颈,反向逆风、沿着来路快速离开,或进入密闭建筑、车内躲避。

Step3:被蜇后——紧急处理,牢记口诀

请记住这个紧急处理口诀:“一刮二冲三敷四就医”。

一刮:如果皮肤上留有蜂刺(通常是蜜蜂的,马蜂一般不留),切勿用手或镊子直接捏取,挤压可能会使更多毒液注入体内,应用硬卡片紧贴皮肤,平行刮除。

二冲:马蜂毒液呈碱性,局部处理需用清水、弱酸性液体(食醋)来冲洗伤口,稀释毒素。

三敷:用毛巾包裹冰袋,对伤处进行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四就医:速去医院进一步处理,以免耽误病情。

通讯员 金雨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视频 吕彦霖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