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为生命“最后一公里”托举温暖与尊严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2 13:26:00
当生命即将“落幕”,如何让患者尽可能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9月17日至19日,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主办、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安宁疗护服务技术指导中心承办的 “江苏省安宁疗护工作培训班暨安宁疗护新进展学习班”在南京举行。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国内安宁疗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安宁疗护政策解读、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症状管理、心理关怀、伦理沟通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授课。
“国标”更新,安宁疗护不只是镇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终末期患者的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江苏省安宁疗护服务技术指导中心主任、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国仁告诉记者,安宁疗护并不等于放弃治疗,而是强调在疾病无法治愈时,通过全面舒缓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帮助他们有尊严地离世。理想的安宁疗护开始于“威胁生命”或“衰弱状态”诊断明确时,并延续至死亡及家庭的居丧期。通常在患者预期生存期不超过六个月时,根据患者意愿,由医生充分评估后介入。
提到安宁疗护,很多人能想到的是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但安宁疗护不仅仅是疼痛控制。今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了2025年新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明确将疼痛、呼吸困难、腹胀、厌食、谵妄等十三大症状纳入标准化管理范畴,安宁疗护服务标准迎来更新升级,从患者病情评估、症状控制到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等方面均作出明确规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培训班课程也从疼痛管理、呼吸道症状管理、消化道症状管理等多方面,带来最新的技术进展与指导。
“在临床服务中,我们也把多学科协作成为安宁疗护高质量开展的关键支撑。”周国仁介绍,江苏省肿瘤医院在全省首开安宁疗护多学科联合门诊,整合了医疗、护理、心理、营养、社工等专业力量,针对终末期患者的复杂需求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帮助患者得到症状控制、舒适照护以及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三方面的照护,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公里”。
“双向”守护,换一种方式看待生命“落幕”
江苏省安宁疗护服务技术指导中心主任秘书、省肿瘤医院主任护师赵云分享了一个安宁疗护的案例:89岁的陈奶奶晚期癌症,治疗已无太多意义,知道母亲时日无多,几个孝顺的子女日日泪流满面,总觉得母亲勤劳一辈子,没好好享福就要离开了;如果当初选了另一个治疗方案,是不是能让母亲活得更久一点?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安宁病房,心理医生对陈奶奶进行了“话疗”,了解了陈奶奶一些未了的心愿:涂一次指甲油、穿一次旗袍、种一次菜……有了“新目标”,在最后的日子里,陈奶奶和女儿们过得很温馨快乐,离开人世时,陈奶奶安详从容,几个儿女也因为满足了母亲的愿望深感欣慰。
赵云说,近年来,诸如尊严疗法、临终镇静、个性化疼痛管理等新技术和新理念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合理用药、非药物干预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已经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舒适度。在处理“身体问题”的同时,与心理支持相关的生命教育与哀伤辅导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安宁疗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培训班的主旨讲课中,《安宁疗护患者病情告知艺术及沟通技巧》《生死教育及哀伤辅导》《尊严疗法在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安宁疗护规范管理,家庭会议与医患共享决策》多个主题都与此相关。
“对家属来说,面对亲人的离世往往伴随强烈的哀伤与无助感。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尽可能延长生命即为孝道’的传统观念,但这种观念反而可能导致患者承受更多痛苦。”周国仁指出,在推进安宁疗护工作中,也应该引导公众意识到,让亲人在痛苦中多活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并不是真正的爱。接受“生命质量优于生命长度”的理念,尊重患者的自主意愿,让他们在平静与安详中告别,才是对生命最后的珍视与尊重。在经历失去后,家属也能够带着与亲人共同创造的美好回忆,更好地继续生活。
江苏多地试点先行,多措并举破现实挑战
“江苏依托江苏省肿瘤医院成立江苏省安宁疗护技术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安宁疗护专家库,牵头制订《安宁疗护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对安宁疗护服务原则、服务对象、服务形式、流程、内容给予规范指引,并明确质量控制的标准,扎实推动安宁疗护工作全面开展。”周国仁介绍,作为全国安宁疗护工作的先行地区,江苏省目前已拥有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南通、连云港6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及 24 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各试点城市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例如,南京市将安宁疗护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建立江苏省首家安宁疗护中心,通过 “市级指导中心-市中心医院-区中心医院-社区、居家” 四级联动机制,实现服务全覆盖;连云港市创新“3+8”运行模式,以内科、疼痛科、安宁疗护科为核心,搭配无痛治疗、心理治疗、互联网医疗等8个辅助科室,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常州市强化资金保障与队伍建设,全市13家安宁疗护机构累计服务 11609人次,开展线上线下舒缓门诊,打通患者就医“最后一公里”;苏州市则将安宁疗护教育纳入干部教育网络学习菜单,联合广电融媒体中心开展生命教育节目,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尽管江苏省安宁疗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安宁疗护需求旺盛,病床总体偏少、安宁疗护的专业人士也相对较少,医保支付机制更待完善等“瓶颈”也亟须突破,基层医疗机构及医养结合机构专业力量薄弱。此外,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影响安宁疗护的推广。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为江苏省安宁疗护从业者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更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下一步,江苏省将继续以试点城市为驱动,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医保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多学科人才培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逐步构建“以三级医院为骨干、二级医疗机构为支撑、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终末期患者及家属享受到高质量的安宁疗护服务,真正实现 “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通讯员 胥林花 蒋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