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华厦眼科医院院长鲍连云解读微创全飞秒精准4.0新突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9 15:00:00
从“手动调焦”到“AI智能”,近视手术技术历经30余年更新迭代,正迈入个性化精准矫正的新时代。2025年8月18日,南京华厦眼科医院院长鲍连云向记者表示,“南京华厦眼科医院引入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简称全飞秒精准4.0),将AI算法与大数据深度融入近视矫正,正为近视患者打造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作为经验丰富的屈光手术专家,鲍连云院长娓娓道来,分享他在临床应用中的真实感受,并向记者专业解读全飞秒精准4.0的临床价值。
从3.0到4.0,全飞秒技术如何实现升级
鲍连云院长认为,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这一名称本身,便蕴含深意:微创使手术切口仅2mm,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更佳;而AI赋能,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精确性和准确性;VISU(视觉)+LYZE(增强),聚焦术后视觉质量提升。
他解析道:“全飞秒精准4.0并非是手术设备的简单升级,而是在全飞秒SMILE 3.0基础上,植入了更加智慧的‘大脑’——Nomogram科学分析软件。它通过整合医院既往全飞秒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手术参数、复查结果等),利用大数据模型优化手术方案设计,从而提升术后视觉质量,让效果更可预期,患者满意度更高。”
全飞秒精准4.0的核心优势:智能优化、量眼定制
从检查到手术,近视手术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验光设备、手术设备的误差,验光师、手术医生的习惯和技术水平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术后效果。全飞秒精准4.0可基于海量数据自动校准验光误差、设备差异等因素,调整影响矫正精度的误差。
鲍院长介绍道:“全飞秒精准4.0能够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更为精细的术前设计,获取更贴合患者的矫正目标值,精度可达0.001D(相当于1/5000根头发直径),显著提升了矫正的可预测性,让手术更精准可控。”
全飞秒精准4.0通过AI算法整合患者个体数据(角膜形态、屈光度、年龄、职业等),生成个性化的手术参数,为每位患者建立专属预测模型,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定制“量眼定制”。“尤其是对于18岁刚成年的患者,或35岁以上可能即将面对早期老花问题的人群,它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给出更为科学、精确的手术参数。”鲍院长笑着补充表示,全飞秒精准4.0的优化思路,对他为全飞秒3.0的患者设计方案时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术后视觉质量更卓越
据介绍,仅2mm的微创切口本就是全飞秒手术的优势,全飞秒精准4.0通过大数据模型量化分析,优化手术参数,提升预测精准度,保留了更多角膜基质层,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对于角膜神经的损伤,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不仅扩大了全飞秒手术的适用人群,使手术适用于部分角膜偏薄患者,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术中舒适度,术后恢复更快,视觉质量更卓越。
鲍院长指出:“全飞秒精准4.0可以让患者夜间眩光减少、暗环境下视力更稳定清晰。”
他提到,全飞秒精准4.0的优势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来说尤为突出:医生、科研人员、摄影师等对于视觉精细度要求较高的人群;程序员、设计师等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用眼的人群;网约车司机等需要减少夜间眩光困扰的人群;以及运动员、军人等对术后角膜生物稳定性有更高要求的人群。
精进视觉体验:全飞秒精准4.0的临床价值
鲍院长解析道,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的意义,在于通过可视化精进手术结果、全流程变量控制及个性化定制,实现对既往手术效果的全面分析与优化,最终助力患者获得更佳的视觉体验。鲍连云院长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说全飞秒SMILE 3.0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司机凭借记忆和判断到达目的地,那么全飞秒精准4.0就是为这位司机配备了实时智能导航系统。导航能综合实时路况,如车流、天气等因素,动态优化路径,确保旅程更准时、更平稳、更安心。”
同时,他也强调,这项技术对医生和医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精细的术前设计,意味着需要经验更丰富、技术更精湛的医生来执行操作,同时也需要手术设备性能稳定、调试精准作为保障。只有在医技完美配合下,全飞秒精准4.0的先进‘大脑’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效能,为患者带来最佳效果。”
从“看得清”到“看得好”,全飞秒精准4.0的落地,标志着屈光手术正式进入了AI赋能的“精准时代”。对于患者而言,它是个性化视觉需求的优化解决方案;对于医生而言,它是临床决策的“智慧助手”。鲍连云院长欣慰地表示:“医疗技术的进步,最终是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清晰、美好的‘视’界。”这,正是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带来的近视矫正新未来。
通讯员 张星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印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