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基孔肯雅热引关注!高温湿热天气加速蚊虫孳生,这样预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8 20:49:00

近日,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15日,顺德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均为轻症病例。这究竟是种什么病?与此前大家了解的登革热有何区别?记者请教了南京市疾控中心消媒科医师李碧涵。

据悉,夏季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李碧涵指出,两种疾病初期症状相似,比如高热、头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但重症不同。基孔肯雅热突出表现为剧烈关节痛,可持续数月、皮疹多伴高烧,较少出血。而登革热重症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如登革出血热、登革热休克综合征。

记者了解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亿~4亿人感染,其中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域发病最为严重,亚洲登革热疾病负担约占全球的70%。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本地疫情。而基孔肯雅热则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疫情持续活跃。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引发本地疫情,但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

据悉,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关节剧烈疼痛者可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奈普生、对乙酰氨基酚等。脑膜脑炎治疗主要为预防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

疾控相关专家提醒,前往基孔肯雅热疫情地区时,可以随身携带可折叠蚊帐,选择有防蚊设施的宾馆住宿;在当地逗留期间,关好纱门、纱窗;睡觉前时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外出时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尽量不要在蚊虫密度高的荫凉场所、草丛等长时间逗留。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被叮咬的情况。此外,返回本地后12天内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境外/国内旅居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请配合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防蚊隔离治疗。

值得提醒的是,传播这两种疾病的伊蚊白天叮咬人,尤其活跃于日出前后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它们的幼虫孳生于小型积水容器中,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温床”。

如何预防以上两种疾病?李碧涵表示:

(1)找到蚊虫孳生地,自查周围莫遗漏

室内外容器:花瓶、水桶、轮胎、闲置盆罐。天然积水:树洞、竹筒、落叶堆。隐蔽角落:空调托盘、屋顶排水沟、地下室积水。

(2)清空积水无死角,蚊子全家无处逃。

(3)防护措施做到足,蚊子“饿”到没出路

·防蚊组合拳——物理屏障(纱窗)+化学防护(驱蚊液)

·精准施药,长效灭蚊:滞留喷洒通过药膜覆盖物体表面、墙面等区域灭蚊,绿篱技术是针对室外2米以下植被的滞留喷洒灭蚊。

·灭蚊神器——电蚊拍、蚊香、杀虫喷雾等

·户外防护正确打开方式——穿浅色长衣长裤,避免高危时间(早上7-10点 & 傍晚16-19点)在高危区域(绿化带、树荫、积水处)逗留

此外,专家还指出有几点防蚊、灭蚊误区需要注意:

❌误区1:“脏水=蚊子窝”

真相:伊蚊最爱“清水豪宅”!

行动:每天检查家中及周边,不留任何积水容器!

❌误区2:“只有病人会传播病毒”

真相:无症状携带者更危险!

行动:防蚊灭蚊不分你我,人人有责!

❌误区3:“白天不用防蚊”

真相:伊蚊专挑“黄金时段”作案!

行动:白天外出必涂驱蚊剂+穿长袖衣裤!

❌误区4:“灭蚊神器=一劳永逸”

真相:杀成蚊不如断源头!

行动:“清积水”才是防蚊终极武器!

通讯员 刘晨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