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操作”破茧释缚!淮安市二院神经外科团队运用脊髓电刺激技术开启神经调控治疗新纪元
来源: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订阅号
2025-07-17 15:27:00
近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副院长、学科带头人郑金玉博士的带领下,科副主任刘文广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应用脊髓电刺激技术治疗偏瘫,为长期受偏瘫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也标志着医院在神经调控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
郑金玉博士组织多学科专家
研究制定治疗方案
偏瘫是颅脑损伤、脑卒中等疾病后的常见后遗症,患者常面临肢体活动障碍、肌张力异常、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手段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而脊髓电刺激(SC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疗法,为偏瘫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神经外科副主任
刘文广主任医师
带领团队为患者手术
此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李女士(化名)因脑梗塞导致偏瘫,虽经1年的康复治疗,但肢体功能恢复不佳,左上肢和左下肢肌张力高、肢体僵硬,还伴有左上肢疼痛的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刘文广主任医师团队经详细评估,认为患者符合脊髓电刺激治疗指征,遂为其制定周密手术方案。
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技术,在DSA全程透视引导下,精准将电极植入患者脊髓硬膜外腔特定位置。整个过程顺利,术中电生理测试良好,开启电刺激后,患者肢体肌张力显著下降,关节僵硬与疼痛缓解,运动功能逐步改善。
脊髓电刺激技术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发送弱电脉冲刺激脊髓神经,调节神经系统活动,降低肌张力,同时激活“休眠”运动神经元,帮助大脑与身体重建联系,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相比传统治疗,该技术具有微创、可逆、可调控等优势,能更直接有效地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为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新选择。此外,淮安市二院神经外科通过开展健侧颈7神经交叉移位术,可以提高偏袒患者的上肢肌力,为广大偏袒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左上肢僵硬
左下肢僵硬
术前
左上肢可活动
左手指可舒张
术后
近年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郑金玉副院长带领下,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神经调控治疗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此次脊髓电刺激技术成功应用于偏瘫治疗,为医院神经外科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治疗方案,加强多学科协作,让更多偏瘫患者重获生活信心,回归正常生活。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简介
神经外科建科于1972年,是苏北地区较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专科,经过几代神经外科工作者的不辍耕耘,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9人,医师17名,护理人员32人,形成了专业扎实、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29%)、中级职称7人(41%)、初级职称6人(29%);取得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4人,取得硕士学位1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达71%;45岁以下中青年13人(占比76%),平均年龄36.6岁。护理队伍共计3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及护士2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27人(占84%),40岁以下27人(占84%)。
科室目前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健康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学科带头人郑金玉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第十届创伤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十一届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会委员、现淮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学科骨干陈中俊为江苏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脑血管组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淮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学科骨干左建东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委员、淮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学科骨干齐亮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第四届青年委员。学科建设以神经功能疾病为特色,逐步拓展至脑血管病、神经肿瘤、神经介入四个亚专业方向。
近3年共获得江苏省卫健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项,省市立项及徐州医科大学立项5项,淮海科学技术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淮安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