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500公里!31名西藏先心病患儿在南京重获“心”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0 23:05:00
5月20日,全国首个守护儿童心脏健康的 “心佑小屋” 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正式 “点亮”。与此同时,一场持续数月的医疗接力也踏入冲刺阶段。
今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心佑工程” 团队深入西藏,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工作。5 月中上旬,31 名确诊患儿从西藏来到江苏接受治疗,其中最小的患儿仅有 5 个月大。这些来自高原的小生命,正怀揣着希望,等待着重获 “心” 生的机会。
多吉央宗
跨越雪域的“心”希望
“心佑工程”照亮藏区少年
“我特别喜欢足球,可惜现在跑不动…… 真希望等身体恢复后,能像 C 罗那样在球场上奔跑、射门,我还想学后空翻呢……”5 月 20 日,在二附院的病房里,14 岁少年多吉央宗轻声吐露着自己的心愿。他即将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话语中虽夹杂着一丝忐忑,却也满是期待。
受先天性心脏病影响,他看上去比同龄孩子瘦弱一些。出生仅两个月,多吉央宗便失去了双亲,此后便与哥哥一起由 67 岁的外婆抚养。尽管命运坎坷,但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他热爱足球,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在球场上尽情奔跑,心中满是羡慕。“我没法上场,跑一会儿就直喘气,跑 5 分钟就累得不行,这儿还疼。” 他一边摸着心脏的位置,一边小声说道。
今年 4 月,他通过 “心佑工程” 免费体检,获得了来南京治疗的机会。多吉央宗告诉记者,离开家乡时,朋友送了他一条哈达,一路陪着他来到南京。“南京的医生让我特别有信心,我身体肯定能好起来,真想早点回学校和朋友们一起踢球!” 多吉央宗满怀期待地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扎西朗杰
在另一间病房内,15 岁的扎西朗杰正专注地翻阅着复习资料。作为 31 名患儿中首位接受手术的孩子,他于 5 月 16 日成功完成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20 日复查时,他难掩喜悦地说道:“我以后能和同学们一起跑步、上体育课了,再也不会因为气喘掉队。阿妈说我的脸红润得像格桑花!手术后第三天我就能下床走动了,医生也说我恢复得非常好。” 为他主刀的主任医师邵峻介绍,为了让孩子能够如期返回西藏参加小中考,手术团队特意调整了手术时间。
“阿爸告诉我,这次治疗的费用家里不用操心。” 少年略显羞涩地说道,“我知道,这是国家和医院对我们西藏孩子的特殊关爱。7 月就要小中考了,我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将来像‘心佑’团队的医护人员一样,帮助更多人。”
从 “心”出发的十年坚守
为20万儿童筑起心脏防线
据悉,“心佑工程” 是由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发起的健康帮扶项目,自 2014 年启动以来,已累计为超过 20 万名儿童提供免费筛查服务,并成功救治了2300 余名先心病患儿,其中包括 494 名西藏患儿。该项目实施范围广泛,足迹遍布新疆、青海、西藏等 15 个省(自治区)的 200 多个县(市、区),累计行程超过 100 万公里,为众多偏远地区的患儿带来希望。
南医大二附院院长李庆国
南医大二附院院长李庆国介绍,此次团队救治的西藏患儿是历史上单批次中病情最复杂、病种最多的一次。患儿年龄跨度较大,最小的仅 5 个月,最大的 16 岁,其中既有因家庭困难延误治疗的孤儿,也有即将参加小中考的学子,更有罹患复杂先心病的危重患儿。
5 月的南京,梧桐成荫,这场持续数月的医疗接力进入了冲刺阶段。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冲介绍,截至目前,31 例患者中已完成 5 例手术,预计两至三周内将完成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这 5 例都是通过微创方式治疗,一部分采取了腋下小切口的体外平衡手术,还有的做了介入封堵。”
然而,部分患儿病情复杂,如 10 个月大的尼玛次仁同时患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缩窄;1 岁的梅朵卓玛因三尖瓣下移畸形导致心脏结构严重异常;2 岁的格桑巴桑患有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随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刘巍主任指出,高原缺氧环境会加速复杂先心病病情恶化,目前 “心佑工程” 专家团队正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全国首个“心佑小屋”点亮
为爱守护先心病儿童
“亲爱的小孩,你从千里之外向我而来,眼里是雪域的清澈,心中满是期待……”5 月 20 日当天,稚嫩的童声唱响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扎西朗杰等一批西藏康复患儿与医护人员共唱歌曲《最美的奔赴》。与此同时,全国首个 “心佑小屋” 在该院区正式 “点亮”。
“心佑小屋”作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系统承担疾病科普与人文关怀双重职能,届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科普大V将组团助力。小屋设置了专业化展示区域,通过症状科普海报墙,以漫画形式直观展示口唇发紫、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劳等先心病核心体征,帮助家长、老师以及每一个关心孩子健康的人,快速识别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信号,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疾病早期识别体系。
南医大二附院院长李庆国表示,未来,“心佑工程”团队将在这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心理辅导、护理培训以及亲子科普课堂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完整的‘预防—识别—诊疗—康复’的全链条知识传播链,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强化公众对儿童心脏健康的关注意识。”
他还透露,除西藏地区外,今年团队还将深入新疆、青海等地,为当地先心病患儿送去 “心” 的希望。同时,他指出,“心佑工程” 开展十年来仍面临挑战:“目前,先心病筛查工作依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先心病。此外,先心病救助也需要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分担部分医疗费用。”
在我国,每年约有 10 万至 15 万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先心病已成为影响五岁以内儿童健康的重要难题。由于多种因素,许多患儿在出现严重症状后才被送往医院,往往错失最佳救治时机。李庆国呼吁,先心病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治愈率已达 95%,若孩子检查出心脏问题,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诊断治疗。
(文中患儿均为化名)
实习生 武睿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