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城市管理进社区 | 宜兴市新华社区精准施治环境“顽疾”,守护居民宜居生活

来源: 无锡城管

2025-10-17 21:44:00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让管理、服务、执法资源直达基层。”

我市自2022年起全面推行“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并于2023年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督办事项,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2024年,根据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红梅领航”计划,结合市政府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行动要求,市城管局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城管进社区”服务范围,响应基层党组织“吹哨”,将社区居民急难愁盼化解在家门口。目前,全市共有1800余名城管执法和协管队员挂钩进驻到761个社区,累计在社区接办处置热点难点问题3.5万余件,有力推动城市管理融入社区基层治理。

近期,我们开设“城市管理进社区”专栏,聚焦民生关切,深入街头巷尾的治理现场,记录城管工作人员下沉社区、破解治理难题的实干瞬间,挖掘社区治理中的创新经验与暖心案例,展现身边环境的变化与生活的美好。

今天,让我们一同翻开新华社区的环境“变身记”。

新华社区作为宜兴市的一个老城区的居民区,由于建成较早,在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规划上难免滞后。随着时间推移,社区逐渐出现楼道杂物堆积、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宜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城中中队紧盯社区关键点位,发力整治重点环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全力推动社区环境整体改善,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与治理水平的同步提升。

集中整治北门巷、光荣东路

垃圾堆放问题

北门巷与光荣东路是新华社区居民日常出行、邻里往来的重要通道。两条街巷部分点位存在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死角难清理等问题,不仅影响街巷整体风貌,更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困扰。

接到新华社区的问题反映后,宜兴市城管执法大队城中中队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对街巷内的堆积杂物、散落垃圾、隐蔽死角进行全面排查与彻底清扫。为防止问题反弹,中队同步强化该区域日常巡查频次与力度,持续监督守护街巷整洁,切实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

规范解放东路296号菜行里

公共区域秩序

解放东路296号菜行里偶有发生楼道杂物堆积、车辆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出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宜兴市城管执法大队城中中队联合新华社区居委会、消防部门清理了楼道内的杂物,并开展了消防宣传,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同时,对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的车辆进行了劝离,并加强了对该区域的日常监管,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全面规范了楼道及周边公共区域的秩序。

推进紫金名都

垃圾分类工作

针对紫金名都小区部分业主未按规定时间投放垃圾的问题,宜兴市城管执法大队城中中队联动公安、消防等多部门,以“劝导为先、普法同行”为原则,上门与业主面对面沟通,耐心讲解垃圾分类对资源回收、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同时细致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条款,明确违规投放的责任与后果,引导业主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垃圾分类时间规定,养成按时、规范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共同守护宜居社区家园。

从街巷环境优化、安全隐患清除到垃圾分类推进,各项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不仅让社区整体环境面貌实现质的提升,更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培养了文明生活习惯。

城管部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联动公安、消防等部门构建协同作战格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多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精准破解社区环境整治中的“硬骨头”问题,大幅提升整治工作的效率与实效。

整治工作不仅聚焦当下问题整改,更注重从源头防范治理。通过优化调整垃圾清运频次与时段、强化重点区域日常巡查管控等举措,建立健全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切实守住整治成果,从根本上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社区环境治理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和支持。通过开展法规宣讲、上门沟通劝导等多样化宣传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与相关法律规定,有效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大家主动遵守规则、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摸清问题根源,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确保每一项举措都靶向发力,推动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见效。

来   源:无锡市城管局执法应急处 宜兴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