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天下第一鼓”亮相“苏超”,背后有故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7 14:55:00

7月日6晚,“苏超”第11轮无锡主场对阵连云港的赛场上,有着“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延安安塞腰鼓队现身,气势磅礴的鼓声震撼全场,更震荡长江之滨,响彻太湖之畔。这一国家级“非遗”带给球迷们全新的体验,令人印象深刻并在网络间被广泛传播。记者了解到,为了这次“助阵”,来自千里之外的这批表演者们下足了功夫。

在婉约的江南,响起黄土高原上磅礴大气的鼓声,这种反差本身就很令人着迷。据悉,无锡和延安为结对城市,彼此有28年的深厚情谊,这样一场演出由百余名鼓手共同呈现,演出既是为无锡“加油”,也是为“苏超”鼓劲,鼓点之间满含感激,更有一种不同地域文化互动的炙热。

当天下午,在正式比赛前,虽然下着不小的雨,但延安老乡们的“彩排”丝毫不受影响,为晚上的演出做着充分的准备。陕北民歌手苍劲嘹亮的嗓音搭配腰鼓磅礴大气的鼓点,展现了陕北的豪迈风情,也体现着对无锡和江苏的深情厚谊。

作为国家级“非遗”的安塞腰鼓,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机地揉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气势磅礴,风格独特,豪迈粗犷,刚劲奔放,充分表现了陕北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武而又开朗乐观的性格。作为民间广场舞蹈艺术,安塞腰鼓表演最大的阵容可上千人或几千人一起打。延安时期,安塞腰鼓在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中得到极大发展,被誉为“胜利腰鼓”。

1951年,安塞腰鼓手曾到天安门广场进行表演。1952年,中国青年文工团学习安塞腰鼓,参加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比赛,一举荣膺特别嘉奖。1986年春天,近千人组成的安塞腰鼓队参加了中日合拍的大型电视艺术片《黄河》的拍摄;同年12月,安塞腰鼓在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大奖赛中获最高奖。还参加了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表演、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表演和香港回归庆典等重大活动100多次,参加了50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受到了广泛赞誉

为了把这项国家级“非遗”的最高演出水平呈现在“苏超”赛场,延安文化发展集团弘扬延安精神,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安塞腰鼓演出阵容。“这支队伍中,延安歌舞剧团的演员为主力军,同时抽调了延安民族管弦乐团、延安市宝塔区民众剧团、安塞民间艺术中心、延川山花文化演艺集团等多家演出团队联袂演出。”

延安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郭延伟透露,从8月中旬开始,参与此次演出的百余名演职人员便开启了高强度集训模式,一遍遍打磨鼓点节奏、校正跳跃姿态。在排练期间,多名演员虽然因提升技能受了伤,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安塞腰鼓助威‘苏超’无锡主场表演,将更好带动延安文化在江苏一带的传播,让国家级非遗安塞腰鼓以及陕北民歌走向全国更多城市。”

当晚7点出头,在正式比赛前,这支演出队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赛场中心开启了15分钟的“暖场”表演,瞬间点燃了赛场球迷观众们的满腔热情。“以前只在课本上读到过安塞腰鼓,没想到在‘苏超’现场也能看到,原汁原味、相当精彩!近距离感受陕北文化魅力,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参与到暖场彩排中的一位大学生分享道。(图片拍摄:宗晓东)

通讯员 唐芸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