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 风雅德比|苏超诗社集结!秀出你的定场诗!
来源: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
2025-06-29 17:31:00
近日,“水韵江苏”全媒体平台联合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推出《翘首以盼!“苏超”斗诗文来了》,并在“苏超”频道设置“苏超斗诗”区,引发江苏十三城扫热烈响应,把“苏超”玩法从“斗球”“斗梗”“斗图”拓展到“斗诗”的新内涵。在你来我往、全民参与的“斗诗”之中,江苏地域文化、城市形象与赛事完美融合,更好发挥“苏超”的赋能和撬动作用。
大家快来#苏超诗社 #报到吧!晒出你的城市定场诗,最佳投稿将获“苏超诗魁”称号哦!
南京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
当夫子庙的灯影摇曳,如同往昔文人墨客的灵感之光,在秦淮河畔熠熠生辉。纵然历经了岁月洗礼,古韵今风交织,这儿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是历史的低语,等待着你来聆听。
无锡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宋·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当那清冽甘甜的惠山泉,搭配上天赐好茶,再来感受烟波浩渺的太湖,祥和宁静的灵山胜境,禅意袅袅的拈花湾,这一程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徐州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刘邦《大风歌》
刘邦的《大风歌》唱出了一种灵魂。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从汉兵马俑到狮子山楚王陵,五省通衢、楚韵汉风,且看我于古朴中迸发出雄浑的力量。
常州
船头更鼓打两声,
如何未到常州城。
——宋·杨万里《夜过五牧》
走进幽深的青果巷,仿佛看见文人墨客的旧梦;天宁寺的晨钟暮鼓,又回荡着千年禅意;中华恐龙园的化石,深藏着远古巨兽的秘密。我虽并不张扬,却在历史脉络里沉淀出一种醇厚的韵味。
苏州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我,高新科技、现代建筑美学亦是我。拙政园的曲径通幽,平江路的古韵今风,处处皆景。丝绸的柔滑、苏绣的精细、苏帮菜的鲜美,都承载着我对生活的精致追求,宛如温婉女子,用婉约之美俘获世间目光。
南通
万里昆仑谁凿破,
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
春暖鱼龙化蛰雷。
——王安石《狼山观海》
狼山的巍峨雄姿,濠河的温婉环抱,近代第一城的风貌依旧,我站在江海之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
连云港
一派白虹起,
千寻雷浪飞。
——明·吴承恩《西游记》
吴承恩笔下的神奇幻化为我现实的壮美山海。花果山的仙猴灵气、连岛的碧海金沙、飞驰的中欧班列……我凭借山海之利,将自然奇观、异域珍宝与神话传说完美融合,散发着豪迈与灵动兼备的魅力,为世界牵山连海。
淮安
淮水东南第一州,
山围雉堞月当楼。
黄金印绶悬腰底,
白雪歌诗落笔头。
——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
里运河的悠悠水韵,河下古镇的烟火人气,还有那闻名遐迩的淮扬美食,皆承载着我对生活的美好诠释。我枕水而居,以美食为媒,用质朴民风与深厚人文,诉说着淮河之滨的故事。
盐城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范仲淹《咏西溪》
盐镇水街的古色古香、大纵湖的烟波浩渺、东晋水城的水乡风情,还有那鲜美的盐城八大碗,都是我的骄傲。在这片希望土地上,丹顶鹤在这里翩翩起舞,麋鹿在这片土地上自由奔跑,自然生态的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扬州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何园的中西合璧精巧设计,还有那扬剧的婉转悠扬,都使我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镇江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江奔涌而过,金山寺的佛音飘渺,焦山碑林的书法墨香,我依江而立,以山水为基,用人文为魂,展现出独特的江南水韵与历史底蕴交织之美。
泰州
万顷春潭龙正卧,
五云朝日凤还来。
——徐爌《登望海楼》
李中水上森林的绿意葱茏,溱潼古镇的古朴宁静,我在这片土地上,将水乡灵秀与历史人文紧密结合,以独特韵味绽放光芒,等待你来探寻我的静美与深沉。
宿迁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楚汉文化的激昂热血在这片土地流淌,洋河美酒的醇香四溢,三台山森林公园的绿意盎然,龙王庙行宫的神秘庄严,都为我的豪迈多添几分柔情,书写着刚柔并济的独特篇章。
连云港VS淮安:
西游与北上,两座城市间的文学唱和
山海奇观:从海上仙山到文学圣境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苏东坡在古海州写下的这首《和陶杂诗》,写出了连云港山海相拥的地形特点。
运河新篇:徐则臣《北上》的双城叙事
今年三月,随着《北上》的热播,淮安花街再次成为焦点。无数游人慕名前来打卡:
“路边亮灯的小店,
兜售市井与新鲜;
小城的车灯如河,
往来在爱与深秋……”
盐城VS镇江:
穿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时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文人墨客的吟咏始终在盐城与镇江的历史长廊中回响——
北宋年间,范仲淹伫立在黄海之滨,望着潮起潮落,胸中激荡的济世情怀已隐约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雏形。
在镇江金山寺的暮鼓晨钟里,苏轼挥毫写就《游金山寺》,留下“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的千古绝唱。
及至南宋,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写下“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位被称为“寄奴”的南朝宋武帝刘裕,其传奇人生恰似一条纽带,将两座古城紧紧相连。
泰州VS徐州:
《水浒》少了刀光剑影
《大风歌》多了惺惺相惜
施耐庵的《水浒》,迸发着泰州人“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万丈豪情。刘邦的《大风歌》,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那是何等的睥睨天下。
苏轼写下《登云龙山》,“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山水无锡”诗意浓
@常常 来共赏!
“我有一段情,唱给诸公听……”眼下,梅子黄时的细雨正斜斜地落着,更是勾起无锡对共同氤氲在江南烟雨下的古城常州的想念。
“眼中何所有?三万顷,太湖宽。”这是常州的山水风韵。
“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这是苏东坡对常州的深情告白。
“江南双姝”:
苏州与扬州的水韵诗章
“天阔星汉低,波寒芰荷老。”是夜,明末清初诗人高启宿于苏州西山明月湾的一叶小舟之上,太湖静谧到带着些许寒意,水面的几株残荷与广阔天幕中低垂的星星,映衬着诗人零落的政治理想。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同样是夜里枕于舟中看星星,唐代诗人李绅看到的是扬州城的人间灯火连接着星辰,在俗世奔忙中依然有超脱的精神境界。
上有天堂,下有“苏扬”。当粉墙黛瓦邂逅玉人箫声,当评弹的柔遇上清曲的飒,当两座千年古城在绿茵场上相逢,一场关于“谁是真江南”的史诗级辩论,正在运河两岸掀起波澜。
来源: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新华日报
更多好看内容:
全球顶尖插画作品展来无锡啦!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