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太湖S湾,览湖光、踏稻浪、学写作!小记者们沉浸“五感写作”直呼过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3 16:51:00
![]()
“写作文光看可不够,得学会‘刨根问底’!”11月2日下午,苏州吴江东太湖S湾的稻田里满是欢声笑语。这片以驿站群为“功能细胞”、兼具动感、时尚、智慧的城市新IP地标,迎来了40位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他们围坐在田埂边,听儿童文学作家徐玲讲写作、玩竞答,又撸起袖子向种植大户了解稻谷生长过程、体验割稻穗,把“课堂”搬进田野,在互动中解锁写作密码,在劳动中触摸自然。
![]()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夏洛的网》里,和小猪威尔伯成生死之交的是谁吗?”活动刚开场,徐玲就以经典童书为切入点开启互动。从《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奇幻旅程到《绿野仙踪》的勇气故事,徐玲用孩子们熟悉的童书搭建起互动桥梁。在互动过程中,她巧妙地引导小记者们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让原本有些拘谨的小记者们瞬间被点燃热情,现场满是争相抢答的热闹场景。
![]()
活动期间,徐玲鼓励小记者们尽量少用成语,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中所见,逐步建立个人的表达方式,慢慢培养出独特的写作风格。在实地指导环节,徐玲带着小记者们运用“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观察方法,认真领略了东太湖S湾的秋日画卷。孩子们的视线掠过碧波荡漾的太湖水面,掠过草港·温泉营地旁郁郁葱葱的大树,最后停留在眼前那片1400亩的金色稻田。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观察训练,小记者们很快掌握了环境描写的要诀——不仅要看见风景,更要学会如何“定格”风景。
![]()
在割稻环节,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两两一组,戴手套、握镰刀,跟着种植大户学“左手扶稻秆、右手斜着割”的要领,还听农户讲解稻穗饱满度与光照、水分的关联,既掌握了收割技巧,也摸清了水稻生长的知识。“为什么有的稻穗饱满,有的空瘪?”“水稻收完后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变成桌上的米饭呢?”活动现场满是好奇地追问,正如徐玲叮嘱的,“带着问题下田,每一滴汗水都是写作素材”。
![]()
“东太湖S湾是绝佳的自然课堂。”徐玲表示,希望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享受惬意的亲子时光,更能跳出课本的框架,用双手感知大地的温度,用呼吸辨认稻穗的芬芳,在亲身体验中学会调动“五感”积累素材,也在自然中获得身心的放松。“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孩子们收获很大,我自己也深感意义非凡。”她欣慰地说道,“在这里,真正能体验到‘走走停停皆风景,分分秒秒可运动’的理想状态。”
![]()
君到太湖见,光景处处新。东太湖S湾正如一座“城市会客厅”,为休闲跑步者、环湖骑行者、露营爱好者、摄影创作者和网红打卡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这湾水域解锁更多元的打开方式。这里不仅是骑行爱好者的“一站式”天堂,也是市民游客畅享湖光、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而在这场“不坐板凳的课堂”中,小记者们既亲身体验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为写作找到了源源不断的“活素材”。家长们纷纷由衷表示:“这堂稻田里的写作课,实在太生动了!”
![]()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徐泽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