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小学生“专属食谱”出炉!校园餐迈向时令化、营养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1-01 19:25:00
11月1日,2025年苏州市校园“阳光食堂”厨师培训暨厨艺比武活动在苏州旅游职业学院正式启动。这场以“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喜欢”为目标的活动,不仅是一场厨艺的较量,更是一次对校园餐品质升级的集中展示。现场发布的《苏州市中小学生“阳光午餐”带量食谱》,成为最大亮点,标志着苏州校园餐迈入“科学配餐、时令供餐”的新阶段。
![]()
启动仪式现场
苏式点心花样多,菊花豆腐展刀工
在校园厨艺展示摊位上,苏式点心“卷”出新高度。大闸蟹造型的蟹黄酥栩栩如生,蟹钳分明;桂花糯米糕撒着干桂花,清香扑鼻;苏式园林风格的摆盘样式新颖,堪比微缩艺术品;更有南极仙翁造型的面饼和融入“苏超”元素的面点,引得参观者频频驻足拍照。
豆腐在厨师的刀下裂开,细如发丝的纹路缓缓展开,宛如一朵盛放的菊花。不远处的展台上,“水八仙”一字排开——莲藕、慈姑、荸荠、芡实、茭白、水芹、莼菜、菱角,每一样都鲜嫩饱满,带着清晨的水汽。一位厨师介绍:“这些都是苏州本地当季食材,成本可控、营养丰富,是制作学生餐的理想选择。”
![]()
《苏州市中小学生“阳光午餐”带量食谱》正式发布
带量食谱正式发布,精准匹配苏州学生成长需求
活动现场,发布了《苏州市中小学生“阳光午餐”带量食谱》。该食谱由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编制,严格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速查手册(2023版)》和《学生营养餐指南》,结合苏州本地饮食文化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围绕“科学营养、时令适配、地域特色”三大原则精心设计,标志着苏州校园餐正式迈入“科学配餐、时令供餐”的新阶段。
在启动仪式上,苏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陆治平对食谱进行权威解读。他指出,当前学生群体中,肥胖率持续攀升、主食结构单一、蔬菜摄入不足、营养搭配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学生午餐长期依赖精米白面,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不够,加上运动量减少,代谢负担加重。”陆治平表示,推出这款带量食谱,正是为了从源头上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推动校园餐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
会场外展出花样苏式点心
分学段供给,跟着季节吃饭
食谱按小学低段(1-3年级)、小学高段(4-6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类,明确各阶段学生每日所需能量与营养素标准,并细化到每餐主食、蔬菜、肉类、豆制品、水果的具体克数。同时,配套发布一周膳食常见营养素供给分析和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确保营养摄入科学合理。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食谱首次系统推出四季轮换菜谱,真正实现“跟着季节走”。春季主打“七头一脑”——香椿头、马兰头、荠菜、枸杞头等时令野菜,搭配腌笃鲜、塘鳢鱼炖蛋等苏式经典;夏季选用茭白、莼菜、水芹等水生蔬菜,辅以绿豆汤、酸梅汤清热解暑;秋季聚焦“水八仙”应季食材,推出鸡头米炒虾仁、栗子烧鸡、蟹粉豆腐等地方风味;冬季则以牛腩炖萝卜、红烧羊肉等温补菜肴为主,搭配桂花红豆小圆子、红薯芋艿羹,暖胃又营养。
聚焦“大锅饭” ,不拼奢华拼营养
据苏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姚立介绍,本次系列活动已在各区板块全面铺开预赛与培训,通过层层选拔,最终汇聚各区域顶尖厨师同台竞技。“我们不仅要实现对全市校园食堂厨师的全覆盖培训和技能交流,更希望在比赛中挖掘出更多懂营养、会搭配的‘营养型厨师’。”针对比赛形式与内容,姚立表示:“此次比赛不追求精致菜、高档菜,而是聚焦日常大锅饭,要求制作八人份或十人份的餐食。”比赛选用普通食材,每人每餐食材成本控制在15元以内,重点考察在常规条件下,如何做出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的校园餐。
目前,全市已有2000余家中小学参与“阳光食堂”系列行动,严格落实“六个坚持”和“六个必须”管理要求,全面实现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留样检测等全流程透明化、标准化监管。此次发布的科学带量食谱与厨艺比武活动,正是推动校园餐从“规范化”向“品质化”跃升的关键举措,让营养均衡、安全可口、符合苏州时令特色的校园餐真正走进每一所学校、每一间食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旭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