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学、思、践、悟,苏州工艺美院“国旗下的思政课”系列活动激活校园爱国主义教育新动能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1 17:44:00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核心要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创新打造“国旗下的思政课”系列活动。通过将升旗仪式教育、国旗下微党课、烈士陵园祭扫、学生讲师团视频展播四大主题活动有机融合,构建起“学、思、践、悟”深度统一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把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堂理论转化为沉浸式实践、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让红色基因在庄重仪式与互动共鸣中浸润师生心灵,为新时代校园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注入鲜活力量。
以仪式立心:升旗仪式唤醒爱国情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0月1日上午8:30,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学生旗手、护旗手迈着整齐步伐,用挺拔姿态展现青年风采,五星红旗在全校师生的注目下冉冉升起。
此次升旗仪式有来自藏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学生主动申请参与观礼,他们身着色彩鲜明的民族服饰,手持鲜红的小国旗,与汉族师生并肩站立,在晨光中共同见证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民族服饰的绚丽与五星红旗的鲜红交相辉映。这一幕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念转化为具象场景,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信念,在国旗升起的庄重氛围中深深扎根于每一位师生心中。
以故事润心:微党课让思政“活”起来
“大家知道,我们身边的党员老师是如何在三尺讲台践行初心的吗?”在国旗下的微党课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葛斌和美术学院24书画班学生王奥的“短课堂”打破传统党课模式,围绕“战争中的感人瞬间”“改革开放里的国家变化”“身边老师的科研创新”“朋辈专业竞赛的心路历程”等小切口选题,用通俗语言、鲜活案例解读初心使命,分享自己对“党员担当”“专业学习”等方面的理解,小切口讲好大道理,让思政课活起来,让思政知识不再“枯燥”,而是成为可听、可感、可学的身边事。
以缅怀铸魂:陵园祭扫传承英烈精神
“追思先烈伟绩,勇担时代使命!”怀着崇敬之心,苏州工艺美院师生代表前往苏州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活动现场,师生们有序开展献花圈、默哀、诵读祭文等环节,在肃穆氛围中追思英烈。
纪念馆讲解员现场讲述英烈们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牺牲的故事,当听到“英烈年轻时与我们同龄,却用生命守护家国”时,不少学生湿润了眼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缅怀之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以青春发声:宣讲作品传递思政力量
“作为新时代学生,我们的爱国可以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可以是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依托学校学生讲师团宣讲内容,制作思政融媒体作品。融媒体作品以“青言青语”为桥梁,将“大思政”的宏大主题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共鸣的青春叙事,既让思政力量传播更有温度,更从“内容创作——多元传播——互动育人”全链条完善 “大思政”育人体系。融媒体作品也被纳入班级班会、团课的“思政素材库”,搭建“线上分享 + 线下讨论”的青春传播矩阵,让“大思政”育人实践影响力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真正激活“大思政”育人的“内生动力”。
此次“国旗下的思政课”系列活动是苏州工艺美院探索“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创新育人形式的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多维度互动”,让思政课走出课堂、贴近生活,不仅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更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在校园落地生根。未来,学校将继续优化思政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伴随学生成长,助力青年学子以昂扬姿态担当时代使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