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呈奶油状!一男子因急性胰腺炎紧急透析,医生提醒:国庆吃蟹、品月饼别“贪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6 18:24:00
吴医生正在对病人进行胃镜检查
“病人抽血时,管子里不是正常的红色,而是满满一管奶油状的液体。”近日,苏州市民李先生因突发剧烈腹痛就医,最终被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紧急转入ICU透析治疗。
“他晚上吃了好几只螃蟹,然后就一直叫‘肚子痛’。”回忆起发病前的情况,李先生家属仍心有余悸。据介绍,李先生今年50岁,平时偏爱重油重盐的饮食,尤其喜欢吃海鲜。最近他买了10只大闸蟹,当晚自己一人就吃掉了6只,还搭配着喝了两瓶啤酒。饭后两小时,李先生突然觉得中上腹传来一阵剧烈疼痛,起初以为是吃撑了,便躺在沙发上休息,可疼痛不仅没缓解,反而越来越重,还伴有恶心、呕吐。
“随着国庆假期临近,螃蟹大量上市,月饼仍在热销,亲友聚餐频次陡增,这些看似惬意的饮食场景,可能成为急性胰腺炎的导火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医生吴伟表示,每年十一假期前后,科室有时一天能收治四五个胰腺炎患者。他解释,胰腺分泌的消化液需通过仅一两毫米宽的导管排入肠道,而螃蟹的蟹黄、蟹膏脂肪含量极高,大量食用会让胰腺超负荷工作。“一旦消化液排出受阻,就会在胰腺内‘自我消化’组织,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现在饮食结构偏油腻,肥胖人群增多,叠加节假日暴饮暴食,急性胰腺炎风险直接翻倍。”吴伟强调,急性胰腺炎腹痛有明显特征,即中上腹持续疼痛数小时不缓解,呕吐后痛感仍无改善,与普通胃痛有本质区别,“出现这类症状必须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除了螃蟹,国庆餐桌还有多个“高危选项”。吴伟提醒,月饼高糖高脂,与酒类同服会加重肠胃负担;柿子、山楂中的鞣酸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胃结石;未熟透的烧烤、海鲜可能携带细菌或寄生虫,引发细菌性肠胃炎,这些都是假期门诊常见的“节日病”诱因。 吴伟建议,饮食上要控制总量,避免暴饮暴食,对螃蟹、月饼等高脂高糖食物浅尝辄止。烹饪时务必将食材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海鲜和肉类,避免因追求口感而食用半生食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汉仑
视频 孙汉仑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