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永久馆藏“新中国第一份国礼”长啥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2 19:44:00
9月2日下午,“国礼风华 薪火相传——常沙娜作品‘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捐赠仪式”在苏州博物馆举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作为支持机构,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著名艺术家、设计家、教育家常沙娜通过视频传递了对活动的祝福和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殷切期望。
捐赠仪式上,常沙娜工作室董事长纪华磊将“新中国第一份国礼”《六和圆满》赠予苏州博物馆永久馆藏,作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艺术瑰宝,未来将在苏州博物馆展出,让这份承载着历史温度与人文情怀的文化信物,在文明传承中焕发时代光彩。常沙娜自幼随父亲常书鸿在敦煌学习壁画临摹。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师从林徽因,曾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被誉为“永远的敦煌少女”。
据了解,1952 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常沙娜设计的景泰蓝和平鸽大圆盘、景泰蓝台灯、和平鸽丝绸画,不仅赢得了外宾的高度赞誉,更被郭沫若称为 “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景泰蓝和平鸽大圆盘不仅象征着团团圆圆、圆圆满满的寓意,更在艺术构思和设计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而敦煌缠枝花卉的鲜艳色彩与丰富内涵,则象征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繁荣昌盛。景泰蓝台灯的设计灵感源自敦煌壁画中的黑茶花卷草纹样,这些纹样在敦煌艺术中象征着高洁端庄与生生不息。两件作品不仅充分展现了景泰蓝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深刻融入了千年敦煌文化的精髓,以此表达中华儿女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期许,以及对民族和谐、家庭和美、事业和合的深情祝愿。和平鸽丝绸画汲取敦煌隋代洞窟藻井图案的精髓。盘茎莲花藻井,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其特征是井内为一朵八瓣大莲花,莲花纹样在敦煌艺术中极为常见,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深受古代人民喜爱。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被赋予了“圣洁光明,吉祥如意”等寓意。
如今,这份熠熠生辉的国礼再次亮相,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华文脉在传承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力量,更在古为今用的发展脉络中,传递出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自信。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吴昌亮介绍,此次“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捐赠,既是为本地文化产业注入金融力量的举措,也是满足群众高品质文化消费需求的创新实践。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茅艳表示,苏州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呈现姑苏文史、传承江南文化的同时,更致力于为我们挖掘与展示更多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常沙娜作品的捐赠,为苏州博物馆注入了新的活力。苏州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通过举办更多相关展览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激发公众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让非遗保护和传承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在文化沙龙环节中,常沙娜工作室创始人、法国人类学博物馆敦煌图案学博士黄炫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原北京市珐琅厂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衣福成,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宋宁颉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份国礼”的诞生与敦煌文化的传承创新。从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敦煌文化的灵感汲取,到现代工艺的创新运用,为在场嘉宾铺展开一幅立体的历史画卷,让大家深入了解了《六和圆满》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让与会嘉宾感受到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与动人气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