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100天,昆山以“企超”作答赛场之外的城市成长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9 15:10:00
“苏超”百天,作为深耕昆山的条线记者,脑海里最深刻的记忆肯定属于昆山:6月29日晚,在"最强县级市"这块福地上,“苏超”首次在最专业的场地上激战,并创下了最快进球记录。
如今站在百日节点回望,那场赛事究竟为昆山留下了什么?答案已在8月16日晚揭晓:首届昆山企业足球联赛热力启幕。这座城市用一场属于自己的“企超”,回应着“苏超”点燃的热情,更书写着赛场之外的成长答卷。
“苏超”赛场热度迭起、热梗频出。但昆山可没打算只当个“场地工具人”,更不满足于比赛一结束就没的“一次性流量”。跳出县域思维的昆山,直接自己搭台搞起“企超”,把足球的热乎气从赛场一直延续到城市骨子里。
据了解,首届昆山企业足球联赛吸引了来自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的21支球队参赛,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展开112场精彩对决。
一场“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标志性赛事,说干就干,昆山怎么做到的?
经济繁荣是文体消费的“压舱石”,这在昆山得到了最直接的印证。2005年,昆山登顶全国百强县之首。20年来,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五个千亿级台阶,达到51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倍,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从一千亿元到一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进出口总额达到千亿美元规模,占江苏1/7。当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居民对文化体育消费的投入自然水涨船高。从春节假期县域票房断层领先的2660万元,到企业足球联赛现场4568名观众的热情参与,无不彰显经济繁荣背后,昆山市民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这种“物质基础-消费能力-精神需求”的正向循环,为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最坚实的土壤。
硬件设施的完善与产业实力的彰显,为赛事落地提供了“硬支撑”。从全省唯一一座专业足球场,到各区镇优质场地的全域覆盖,再到公交、地铁、全城换电模式构建的便捷交通网络,昆山的基础设施早已超越普通县级市的标准,具备了承接大型赛事的成熟条件。
细看参赛名单,昆山南亚集团、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昆山德国工业园、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些硬核名单更直观展现了昆山产业的“硬实力”。他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成为文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赛事的快速落地,背后是营商环境与城市治理的“软实力”。昆山能在短时间内复制“苏超”模式打造“企超”,离不开政企之间的高度默契。从昆山市委领导为赛事开球的重视,到赛程安排贴合企业职工作息的细致,再到企业积极组队参赛的热情,展现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互动。这种紧密的政企联系,本质上是长期优化营商环境积累的信任基础,让创新想法能快速转化为实际行动,最终惠及城市居民。
昆山的“足”动力背后,是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经济繁荣不仅要体现在GDP数字上,更要转化为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首届企业足球联赛的火热,正是昆山用文体活动串联产业活力、城市温度与群众热情的缩影。
最后说回百天“苏超”,它真真切切埋下了一颗让足球活力扎根城市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经在昆山生根发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图片来源 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