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场馆,市场化运作!苏州吴江汾湖文体中心乒乓球馆陷两难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17:51:00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公益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旨在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文化体育活动空间。然而,在市场化运作的大背景下,一些公益场馆却陷入了运营困境。近日,有苏州市民向扬子晚报反映,苏州市吴江区汾湖文体中心自更换承包商后,部分场馆便以装修为由长期闭馆,装修期长达一年多,而唯一的“装修迹象”竟是两个大门上锈迹斑斑的上锁铁链。7月1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汾湖文体中心发现,上锁的正是位于二楼的公益乒乓球馆。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考虑到隔壁场馆装修会产生粉尘,乒乓球馆暂时关闭,不过计划近几日便会重新开放。然而,8月8日记者再次探访时却发现,该乒乓球馆大门依旧关闭。
因隔壁装修产生粉尘而暂停开放,未开空调也降低市民上楼打球意愿
7月16日,记者首次前往位于吴江区黎里镇新友路1555号的乐动力汾湖文体中心。记者注意到,一楼羽毛球馆、篮球场和游泳馆均正常营业,热闹非凡,而二楼则是一片冷清,多处施工围挡未拆,施工进度明显停滞,仅有一家运动康复馆的门口摆放着开业花篮,但大门紧闭。而在该运动康复馆隔壁,记者找到了市民反映的上锁场馆——原先的乒乓球馆,该乒乓球馆的大门紧闭并用铁链锁着,与一楼热闹的运动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摄于7月19日
面对记者的询问,该文体中心物业工作人员解释称,上锁的为免费公益乒乓球馆,之前一直正常开放。今年6月,隔壁运动康复馆开始装修。考虑到施工期间会产生粉尘,且可能随着中央空调排出,为了市民安全,才暂停了二楼乒乓球馆的开放。为弥补这一不便,文体中心在一楼人流量较多的大厅放置了三张临时球桌,供需要打乒乓球的市民自行使用。
对于市民反映的“装修期长达一年多”,该工作人员却表示,乒乓球馆5月份仍正常开放,直到隔壁运动康复馆6月份装修才关闭,且仅装修1个月。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相邻的运动康复馆已开业超半月,周边也无施工迹象,粉尘问题显然已不复存在,但乒乓球馆仍大门紧闭,铁链未解。
在工作人员开锁后,记者进入该乒乓球馆,发现馆内设施条件良好,容纳量更大,相较于一楼大厅,这里将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运动环境。那么,为何在运动康复馆已装修完毕并正式开业后,乒乓球馆仍上锁关闭呢?这些优质的运动资源为何会被闲置在此?场馆物业工作人员透露,二楼客流稀少,多数人只在一层活动,楼上的乒乓球馆未开空调,开放也不一定有人上来打球。不过,已计划近两日会重新开放。至于乒乓球馆不开空调、不开放的原因,该文体中心负责运营的相关工作人员以“涉及场馆内部运营的事情不方便对外公开,已向政府部门进行官方回复”为由,拒绝给出明确解释。
政府回应:招商困难加剧运营压力,将通过约谈、建议等方式督促指导
针对这一情况,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周强向记者介绍,汾湖文体中心采用“政府出资建设、企业承包运营”模式,运营方拥有自主运营权。面对市民的热心反映,政府一方也希望尽可能满足市民需求,但涉及企业商户内部经营模式,政府无法过多干涉,只能通过约谈、建议等方式督促指导。
周强还透露,该中心近年面临招商困难,部分商户因客流不足撤场,进一步加剧了运营压力。他表示,政府将进一步协调运营方优化服务,也呼吁市民“理解市场规律”,给予更多耐心。
8月8日,记者再次探访苏州市吴江区汾湖文体中心。在一楼大厅,三张乒乓球桌依旧摆放于此,两组市民正在此打球。其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楼上没有空调,只能在这里了。”随后,记者前往该文体中心二楼观察到,乒乓球馆虽不再被铁链锁住,但大门依旧处于关闭状态,推门入内,可感受到阵阵暑气,馆内仍空无一人。
摄于8月8日
实习生 张佳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