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昆曲小达人!2025年“姑苏水磨调”少儿昆曲暑假基础班结业汇演嗨翻全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8 20:41:00
“终于要登上舞台尽情表演啦,满心期待,又紧张得不行!”7月18日,一场承载着传统文化韵味与少年梦想的盛会拉开帷幕——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携手打造的“姑苏水磨调”少儿昆曲品牌2025年暑假基础班,迎来了意义非凡的结业汇演。在过去的11天里,“小昆迷”们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专业演员的带领教学下,如春笋般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此刻,他们个个摩拳擦掌,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坚定,渴望用最清亮婉转的唱腔、最灵动轻盈的身段,为这个独一无二的暑假画上一个圆满绚丽的句号。
当天上午8点半,小昆迷们便如欢快的小鸟般早早抵达剧场后台。他们的脸上,雀跃与紧张交织,可眼底深处,却满是对登台的炽热向往。走进后台化妆间,脂粉的芬芳与孩子们清脆的笑声相互交融,编织出一曲欢快的序曲。化妆师们手持粉刷,如同神奇的魔法师,为学员们细细上妆。描眉、画眼,一笔一划间,原本稚嫩的脸庞渐渐透出昆曲旦角的温婉灵秀,仿佛从时光深处走来的古典佳人。孩子们看着镜中妆容精致的自己,紧张的情绪如春日里的薄雾,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在等待化妆的间隙,孩子们还自发地对着镜子,认真地练习着即将登台表演的内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饱含着他们对昆曲的热爱与执着。
“欢迎各位家长前来见证小朋友们的华丽蜕变。无论大家以后是否继续深入学习昆曲,我都希望你们能在这段课程中收获满满。”汇演伊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款步走上舞台。她回望这十一天的难忘历程,感慨万千。从初见时孩子们对“兰花掌”的懵懂模仿,到如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水袖、折扇;从最初找不准音调的青涩,到此刻能洪亮动听地唱出《浣纱记·打围》,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被杨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们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为你们感到骄傲!”杨老师的话语里,满是肯定与鼓励,如春风般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田。
伴随着悠扬婉转的乐声,汇演正式拉开帷幕。小昆迷们以标准的兰花掌姿态,依次优雅登台。候场时,他们屏气凝神,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亮相时,眼随手动,一颦一笑间尽显昆曲的韵味与魅力;水袖翻飞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唱腔转折处,婉转清亮,恰似黄莺啼鸣。当唱至“长刀大弓,坐拥江东”,整齐划一的身段与清亮有力的唱腔完美交织,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台下观众被这灵动的昆曲风景深深吸引,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生怕这稍纵即逝的美好会从指尖溜走。
汇演结束,台下响起如雷般的热烈掌声。全体学员再次登台谢幕,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动人。杨老师欣慰地看着孩子们,眼中满是骄傲与自豪:“这次汇报演出比以往的每一次排练都更加精彩、更加成功!”在短短十二天的旅程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昆曲的技巧,更领悟到了这份艺术里蕴含的专注与热爱,如同在心灵的土壤中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已经参加过三次“姑苏水磨调”昆曲基础班的魏清羽同学在这次汇演中表现尤为出色,将动作和唱腔都掌握得十分到位。她激动地说道:“这一次登台,我更加自信与从容了。明年暑假,我一定要参加进阶班继续提升自己,更深入地感受昆曲的魅力。”王萱伊同学年纪虽小,但动作却十分到位,稚嫩的嗓音表达了对昆曲的热爱,“我学习到了很多,明年还会来。”作为此次基础班中年龄稍长的学员,杨蕙宁与刘宇琦对身段动作的掌握尤为娴熟。谈及这段学习经历,两人表示:“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昆曲,跟着老师一点点学习身段、唱腔,真的特别幸运。希望下次能继续深造,学更多昆曲的精髓。”
仪式最后,杨寒老师向孩子们授予由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以及向日葵花束,不仅是对孩子们不懈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昆曲之路的激励与期许。这场圆满落幕的汇演,既是此次昆曲暑假基础班的完美句点,更是孩子们与昆曲缘分的崭新起点。水磨调的余韵,如潺潺溪流,已悄悄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实习生 须宇宁 张佳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