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唱含雅韵,舞蕴巧思!“姑苏水磨调”小昆迷精雕《浣纱记·打围》,冲刺汇演展风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5 20:32:00

7月15日,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的“姑苏水磨调”2025少儿昆曲基础暑假班,迎来了第九节课程。经过前八节课的扎实学习,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昆迷们已掌握折扇、水袖、身段步法及基础唱腔。结业汇演在即,学员们更是铆足了劲,全心投入,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精彩的演出。

课程一开始,杨老师便逐一检查学员们《浣纱记·打围》选段的演唱成果。学员们依序排开,双手叉腰站稳身形,亮嗓开唱。初次展示时,不少学员的歌声仍显拘谨,音量不足,未能完全放开。杨老师立刻点明关键:“唱戏讲究精气神!声音要洪亮,底气要足,把劲儿都亮出来!”在老师的鼓舞和示范下,学员们深吸一口气,重整旗鼓。再次演唱时,清亮的童音明显饱满、自信了许多。

演唱检查完毕,课程进入新阶段——学习最后一段的身段动作。转身亮相干脆利落,眼随手动传神到位,举手投足皆是戏韵。杨老师边行云流水般示范,边细致讲解要领。学员们凝神专注,一招一式模仿揣摩,反复打磨亮相的定格瞬间与眼神的流转顾盼,力求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形神兼备。

紧接着,学员们挑战完整演绎《浣纱记·打围》选段,并融入新学的动作。为了达到流畅自然的效果,大家自发地一遍遍反复练习,细抠动作衔接,雕琢唱腔韵味。遇到卡壳或配合不畅之处,便三五成群讨论交流,或围拢到老师身边虚心求教,课堂上洋溢着浓厚而热烈的研习氛围。

一板一眼,一腔一调,学员们无不反复推敲琢磨,只为在汇演舞台上绽放最佳光彩。十岁的周芯瑶和祖潇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觉得昆曲很好听,所以非常喜欢唱昆曲。”这份热爱,正是她们挥汗如雨的动力源泉。

课堂尾声,杨老师正式公布了汇演当日的分组安排,明确了各小组的表演内容与出场顺序。随即,学员们便投入模拟汇演的程排练中。小学员们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认真走位,摩拳擦掌,纷纷表示要利用好最后的宝贵时间勤加练习,务必在汇演舞台上展现出最棒的状态,为这段浸润在“水磨调”中的美好时光画上完美句号。

实习生 须宇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