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残事业 发展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 苏州双平台同步启航
来源: 名城苏州网
2025-05-21 09:27:00
昨天(5月20日),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与苏州市阳光赋能示范基地在阳光大厦正式同步启用。此次活动通过AI手语翻译技术实现全程无障碍呈现,展现了科技创新与助残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创造无限可能。
在示范基地启用环节,“苏州云梯洁翼飞手队”的成立成为焦点。这支由残障人士组成的无人机作业团队,将依托外立面清洗、光伏检测等新型技术,成为智慧城市的“空中先锋”。同步揭牌的苏州市助残社会组织孵化园,将重点培育专业助残机构,全国自强模范陆鸿与公益组织代表共同为这个创新平台揭幕。
苏州市科技助残孵化器的启用更凸显硬核创新实力。现场成立的苏州市科技助残创新联合体汇聚了视界方舟、聆界智联等四大专业联盟,覆盖视障、听障、肢障及心智障碍群体服务。香港中文大学秦岭院士工作站的落户,将骨骼疾病诊疗等前沿技术导入助残领域,其团队已取得30余项专利成果。首批入驻的6家科技企业获授“金钥匙”,涵盖智能辅具研发、康复技术创新等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展出的多项助残科技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译语”AI手语系统突破性实现语音、文字与手语的实时互译,目前已在医疗、文旅等12个场景落地;“AI机器狗”软件适配智能组件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AI导航算法,不仅能完成翻跟头、握手等交互动作,还能为视障人士提供导盲辅助及日常陪伴;苏州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中心开发的三维人体背部测量系统,通过多角度红外传感技术,在短短30秒内便可生成脊柱的三维模型,为青少年提供精准的脊柱健康评估。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双平台将构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完整链条。示范基地重点打造无人机运维、数字客服等四大就业板块,孵化器则聚焦智能辅具、康复机器人等关键技术攻关。预计未来三年将培育30家科技助残企业,开发50项创新产品,带动5000名残障人士实现高质量就业。
活动最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正在调试的智能康复训练舱、脑机接口沟通系统等创新产品。这些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设备,即将在苏州各残疾人服务机构投入试用。随着科技助残生态圈的不断完善,苏州正以创新实践书写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