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南京街头,遇见阿盐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08-19 15:07:00

○ 南京街头,遇见阿盐。这回,不是盐水鸭,不是盐水鹅,不是盐酥鸡。

○地处老城北的盐仓桥,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

○盐仓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西段北侧,东南起盐仓桥广场,北至北祖师庵。

说起盐仓桥地名的来历,要追溯到明代,两淮盐官在下关设仓库储备食盐。淮盐经水路运至下关码头和城北护城河码头,再经骡、马、驴车运至盐仓。因为该地近盐库,俗称盐仓并有小桥,便以此为名。曾称盐仓大街,1950年更名盐仓桥。

○沿着盐仓桥走上一走,光阴的故事就像一张画卷缓缓铺陈开来。

○盐仓桥是交通的大站。早些年,南京数得上名号的班次都得从这过:大桥观光线、16路双节车、31路、32路有轨电车……

○ 盐仓桥站也是许多江北人民来市区的第一站,鼓珍、鼓扬、盐葛线纷纷取道这里上下大桥。从这里乘车过江,是几代人青春的共同片段。

○盐仓桥,承载了太多老南京人关于交通与成长的记忆。今年,地铁5号线开通,注定让更多人走进盐仓桥。

○ 走出地铁5号线盐仓桥站,西侧是江苏最早的海军学校——江南水师学堂旧址。

○历经百年岁月,“海军部”的牌楼仍不减威严。

○江南水师学堂是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学校,它的创建和发展浓缩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成长历史,是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的历史见证。

○鲁迅曾在该学校轮机专业就读,《朝花夕拾·琐记》中提到:“一进仪凤门,便可以看见它那二十丈高的桅杆和不知多高的烟通。”

○熟悉的地点瞬间拉近了我们和文学大家的距离。

○作为大桥南最大的居民区,盐仓桥便利的生活,带来的是烟火气和人情味。

○ 早年红极一时的家乐福已不在,迎来焕新后的曼度·乐福里与盒马NB店,使这片街区既熟悉又新鲜。

○曼度乐福里的出现,致力于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理想生活场景”。

○它是家门口从早到晚皆可碰面的聚点,也是大家乐此不疲见面的理由。

○鼓楼首家盒马NB开业的那天,盐仓桥人气重回顶流,华为、宝庆银楼、肯德基、达美乐、柠檬树小酒馆等店的入驻,极大地丰富了盐仓桥人民的生活。

○ 其实,比起那些高楼林立的区域,盐仓桥的美,扎根在市井生活的平凡里。

○ 短短的盐仓桥东街,勾连着盐仓桥和多伦路,摊位林立,市井丛生,往来的客人与热情的店主,共同构成平凡又幸福的生活。

○ 若出了盐仓桥路,一路走到仪凤广场,从一条金黄水杉大道穿过……

○ 即将进入的地方并不只是绣球公园,更是很多下关人的童年回忆。

○ 绣球公园因绣球山而得名,作为狮子山的余脉,一同形成了“狮子盘绣球”之势。

○从小学到高中,盐仓桥的孩子每年学校组织的春游都是去绣球公园游湖,去八字山爬山。

○ 绣球公园正门外便是挹江门,一座见证了中国近代史风云变幻的城门。

○ 这里是下关码头一路向南的第一道城门,几经修改、毁坏与重建,它是下关的精神标志,是盐仓桥人最熟悉的地标所在。

○ 而盐仓桥长大的孩子,多年后依旧会记得在学校里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

○从铁路新民门幼儿园、天妃宫小学到三十九中、铁中、十二中……十五岁之前的日子,都离不开一个小小的盐仓桥。

○兜兜转转十多年,同学和玩伴始终都没变。

○ 班上的同学不是住在盐西桥就是住在盐东桥,吵个架转头也就又一块打弹珠了,都是一个圈子的,真就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每个人都熟悉,都能聊几句。

○ 毕业之后和老师约着一起回去打个羽毛球聊聊近况,在渡江纪念碑集合去看一场电影,去拍拍南京西站的火车、中山码头的轮渡……

○时光在盐仓桥画了个圈。

○ 那,住在盐仓桥,是什么感觉?

○“如果你年轻时来过盐仓桥,你一定很幸福。”

○在盐仓桥,有一种幸福叫我家住盐西街,奶奶家在对面的盐东街。好不容易等到大家都不想做饭了,就一起去老城南砂锅、镇江锅盖面、高淳豆腐吃个遍。

○偶尔有亲朋好友间的聚餐,出门就是东宫美食苑。老板做的是街坊生意,菜量大得出奇。

○在盐仓桥,牵绊你的更多的是这里的美味。

/财大串串/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财大串串是可以代表老下关的。外面的人慕名而来嫌排队太长、辣椒太辣,街上的人嫌外来的不懂规矩不懂欣赏。

○ 也顾不上这些,土豆片、鹌鹑、烤肠、豆皮……对美味的欣赏,大家是相同的。

/王红军龙虾/

○ 对红军龙虾已经不需要再做赘述了,作为南京人心中的老网红各方面都可以打五星。

○ 虾子大、肉质紧实、烹煮入味,蒜蓉和十三香都好吃到叫人舔手指,最后再拌一份龙虾面,盐仓桥人走不出去,红军龙虾脱不了干系。

/闽南食屋/

○ 肉超多的青膏蟹、肉质鲜嫩紧实的清蒸鱿鱼(蘸醋一绝!)、嘎嘣脆的五香卷、镇店之宝海鲜面……

○ 闽南食屋成了盐仓桥人对海洋食物记忆的发源地。

/老城北菜馆&老城南特色砂锅/

○ 一条街隔得不远有叫老城北的菜馆,有叫老城南的砂锅,可见盐仓桥的包罗万象。

○ 老城北菜馆,明档明厨,现点现烧,很有锅气。口味很适合南京人,价格也很经济实惠。

○ 老城南的砂锅,适合踏着拖鞋穿着大T恤下楼就吃,吃完浑身舒爽一身冒汗。

/小食/

○ 每天下班,去东街晃一晃,切一块豆腐、zan一只鸭子、买一份牛肉锅贴……从盐仓桥进,多伦路出,双手满满当当。

○ 还有,那家软糯入味的谢记大肠,熬得一手浓汤的京可酸菜鱼……

○ 人在盐仓桥,肉长环身腰!

○ 说了那么多,真正的盐仓桥到底是什么样子?

○是踩过路边梧桐叶发出的碎裂声、是沿街商店的叫卖声、是孩子的追逐打闹声……在平静的生活里带了点热闹和温馨,在老城北就这么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盐仓桥教会这里的人,走好自己的平凡之路,本身就是不凡的事。

○ 很难去形容盐仓桥的气质,也许是不咸不淡不紧不慢,也许是裹挟着热闹又温柔的市井,却又自成一派的清净。

○谁知道呢,也许沿路的店家会换,也许人会离开,但真心希望,不要让快乐蒙上尘埃。

○回头望,童年记忆开始的那一站,竟就叫作盐仓桥站。

内容来源 | 南京发布综合自鼓楼微讯、南京鼓楼档案方志、南京鼓楼文旅、南京有个号、南京小资生活、Bigger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