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520|从“绕湖一圈”到“玩转四季” 玄武湖综管办让环玄武湖焕新发展活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0 09:56:00
▶玄武湖色彩斑斓,美如画卷 蒋文超 摄
春赏樱花夏观荷,秋游城墙冬品茗。作为南京旅游的“金色名片”,曾几何时,环玄武湖地区只是游客匆匆打卡的背景板;如今,这里却让人“来了不想走”。这场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南京市玄武湖周边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既要“流量”更重“留量”,既要“颜值”更求“品质”。近日,记者深入探秘环玄武湖地区的焕新之路。
通讯员 许韦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文旅赋能:让“绕湖一圈”变“玩转四季”
春日的樱花树下,“城市漫步计划”导览牌前聚集着拍照的年轻人;夏夜的太阳宫外,看完演出的观众在湖畔市集流连;秋阳里的明城墙上,亲子家庭参与非遗拓印体验;冬季的南京商厦里,“玄武湖限定”文创产品引发购买热潮……这些生动场景,正是环玄武湖文旅消费集聚区实施“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文旅消费活动的缩影。
“单靠‘颜值经济’留不住人,必须让文化活起来、消费热起来。”玄武湖综管办负责人介绍,2023年集聚区启动建设后,玄武湖综管办牵头成立环玄武湖文旅消费发展联盟,围绕“春媚、夏YE(夜)、秋美、冬暖”四季自主IP主题,举办了400多场活动,让环玄武湖地区从“一次性打卡地”变成“常来常新”的休闲胜地。
“环玄武湖全时打卡挑战”引来众多运动爱好者参与,“春季特饮快闪车”前挤满了购买网红饮品的年轻人,“玄武湖畔·夜美金陵嘉年华”引燃文旅狂欢……层出不穷的文旅产品让游客玩得更加尽兴。数据显示,2024年,玄武湖公园游客接待量超1800万人次,带动太阳宫、玄武湖假日酒店等文旅单位营收增长;六角广场开业一年人流量突破900万,金陵STYLE开业两年实现年度营收增长超43%。“焕新环玄武湖,文商旅融通”项目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3~2024江苏文旅消费热力观察优秀案例”。
精建细管:破解民生痛点,擦亮城市窗口
漫步玄武湖畔,游客们惊喜地发现:这里交通秩序井然、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人。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是玄武湖周边地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果。这几年,从龙蟠路南京站段绿化景观更新,到北广场垂直绿化改造,再到明城墙神武路沿线“微更新”,玄武湖综管办一面推进项目化更新改造,一面实施精细化长效管养,窗口地区的“颜值”被持续擦亮。
在交通管理方面,玄武湖综管办根据南京市、玄武区部署要求及专项工作方案,对环玄武湖地区交通秩序全面优化。如玄武门新建可容纳400多辆非机动车的专用停车场,设置网约车专用停车点,缓解游客停车难。眼下,为纾解红山动物园周边长期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玄武湖综管办正在推进红山南路地下过街通道建设,预计今年国庆前完工,届时,红山动物园南门将再也不会出现以往拥堵现象。
在维护安全秩序方面,2024年,玄武湖综管办联合多方力量在玄武湖周边地区城市运行实行“一网统管”指挥调度平台,通过集成视频监控、物联感知、数据分析等模块,可以实时监测人流、车流、易发问题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并派单处理各类异常情况,为区域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在环境提升方面,今年“五一”前夕竣工的南京站北广场的垂直绿化改造项目成为新亮点。182米长的垂直绿化带,填充了不同品种的植物,让墨绿、嫩绿等大面积色块“植入”人们的记忆,嵌入城市剪影铝板,游客出站即可观赏“最美城市剪影”。
党建+服务:红色联盟聚合力,志愿服务暖人心
“如果想游玩南京,比较推荐这条线路——”走进南京站南广场“宁+驿站”,可以看到这里布局温馨、设施齐全,尤其是身穿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来宁旅客传递家的温暖。
2024年9月,环玄武湖文化旅游区党建联盟成立,组建“环湖文旅先锋汇”“联勤联动服务先锋队”两支队伍,打造非遗课堂、高红工作室等一批精品项目,激活环湖志愿合力。今年3月,近30家志愿服务团队齐聚南京站南广场,为市民游客提供各类服务。这是环玄武湖文化旅游区党建联盟红色领航,凝心聚力的真实写照。
记者采访了解到,玄武湖综管办始终以党建联盟为纽带,有机串联并培育环玄武湖志愿服务力量,变环湖志愿服务“独唱”为“合奏”,尽心编织全域服务网,提升窗口地区为民服务的品质,让党建引领在环玄武湖地区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环玄武湖地区不仅是南京山水城林的美丽窗口,更是城市文化与经济活力的交汇点。”玄武湖综管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玄武湖景区在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湖办将围绕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积极整合“一山一湖一站一园”的资源,努力将环玄武湖地区打造成一个集城市休闲、文化展演、沉浸旅游、潮流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区域,让市民和游客尽享自然美丽风光,真切感受城市活力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