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醒!爱钓鱼的丹阳人注意!
来源: 丹阳日报
2025-10-30 22:09:00
不论是周末还是工作日下班后,水库、河边总能看到不少垂钓人的身影。曾经中老年人的“专属项目”,如今已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许多“90后”甚至“00后”都加入了“钓鱼佬”的大军。
丹阳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钓鱼爱好者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应警惕一种不起眼的“小虫”,它不仅叮咬吸血,还能传播疾病,严重时或可危及生命!
没错,就是这种“小虫子”!
它叫“蜱(拼音:pí )”,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体形极小——吸血前仅有芝麻大小,吸饱血后可达指甲盖大小。
1.
蜱有什么危害?
蜱大多以吸血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发炎,它还能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回归热、莱姆病、Q热及蜱传斑疹伤寒等。
2.
蜱常躲在哪些地方?
蜱既不会飞也不会跳跃,活动范围有限,但是它常附着在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动物身上,随着动物的迁徙,蜱的“足迹”被无限延伸——带到树林、草丛、山地、家畜圈舍、野生动物洞穴等处。
3.
发现蜱虫叮咬,如何科学清除?
近年来,蜱虫叮咬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垂钓、游玩、田间劳作时要特别注意,警惕蜱虫“袭击”!
一旦发现蜱虫叮咬,应尽快将蜱取出。注意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损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断在皮肤内,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蜱后用碘酒或酒精在叮咬处做局部消毒处理。如无合适工具,建议到附近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市民不必惊慌!
市疾控专家表示,蜱虫可防可控,您只需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身处草丛中”。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丛、山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坐卧。
2.防护措施不能少。如您仍然选择进入有上述环境的水域垂钓,那么好吧!请做好个人防护,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可在裸露皮肤处涂抹含避蚊胺、异丙啶等成分的驱避剂,一般每4小时需重复涂抹一次。
3.踏进家门前仔细检查。进入室内前,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体表(重点检查宠物口鼻、眼睛、耳朵内侧和周围、肚脐、腿根部、爪趾间、肛门附近等),发现蜱应及时清除。
4.垂钓归来及时洗澡。进入室内尽快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同时检查头皮、耳后、颈部、腋窝等皮肤褶皱处是否有蜱叮咬。
5.身体不适及早就医。如发生蜱虫叮咬,应及时清除,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草地、山地、林地等相关环境活动史。
记者:溢真 通讯员:郭礼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