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涉老优待政策“部门化”“碎片化”难题有效破解,老年人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8 17:28:00
10月27日下午召开的扬州市2025年度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该市在国内率先颁布以老年人优待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以来,涉老优待政策“部门化”“碎片化”难题有效破解,老年人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刘爱萍介绍,截至2024年末,扬州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37.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9%,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03.49万人,占比22.6%,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其中,全市60-64岁老年人口33.74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5.81万人。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9.21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4.37%。全市百岁老人达424人。
据介绍,该市在国内率先颁布了以老年人优待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扬州市老年人优待条例》,于2025年元月1日起施行。《条例》在现行优待政策的基础上,扩大了老年人享受景区门票和城市公交优惠年龄范围。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涉老优待职能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设立服务、监督热线,及时受理、依法解决好各类举报和投诉,促进涉老优待政策系统集成,破解涉老优待政策“部门化”“碎片化”难题。市委将老龄委调整为日常议事协调机构,明确市发改委、卫健委等3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健全完善老龄工作的领导机制。编制完成《扬州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保障。
记者了解到,该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到240元,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75.62万人,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3.67亿元。实现80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发放全覆盖,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占比达17.67%,惠及23.61万人。为市区70岁以上、其他地区为8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全市老年人参保率达到70%以上。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市积极推进困难群体智能安防报警系统,加大探访关爱频次,实现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保障率100%,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完成率100%。大力推进颐养之城建设,建成颐养社区267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0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1个、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64个,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农村四级养老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通过推动基层医疗站点增设养老服务、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交由医疗机构托管运营等形式,不断深化医养结合。积极与医保、卫健等部门开展政策对接,加快推动困难老年人照护补贴、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衔接。
据悉,该市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34家、医养结合床位8065张,市卫健委为67.07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等服务;建成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10家。该市持续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普及培训和“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累计培训老年人14.5万人次。开展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举措、涉老法律法规、老年人老有所为优秀案例为主题的系列宣讲活动近20场,实施老年人精神关爱项目200个,惠及近10万老年人。通讯员 扬民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