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今天,重温启东档案中的抗美援朝记忆!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10-25 16:13: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

75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作战,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75年前,启东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让我们跟随市档案馆、市委党史办,一起走进启东市档案馆馆藏档案,重温当年启东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同心支撑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的历史记忆,再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启东儿女的英雄风采,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精神血脉,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广泛开展和平签名

1950年8月,启东县委根据中共苏北区党委关于扩大和平签名运动的指示,结合中心工作,统一领导,组织专职干部从事宣传发动,县、区、乡都成立了和平签名组织,有关部门协同运作,不仅发动中小学教师和其他有组织的群众投身运动,还深入基层召集村民座谈,进行家庭访问,广泛动员。各中小学划出一定时间开展和平签名工作,同时妇女、青年、工商、农民各界都分头负责开展这一运动,坚决表示保卫和平、保卫胜利。县委将1950年国庆节前后七天作为和平签名运动周,至当年10月25日,全县共有339733人先后在和平书上签了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4.7%。

1950年8月,南通地委关于扩大和平签名运动的指示

各界订立爱国公约

1950年12月中旬,启东县委先后召开了抗美援朝各界代表大会和县委扩大会议,1500余名区乡干部参加了县委扩大会议,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抗美援朝工作得到了各级有力贯彻。

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启东分会”成立,委员包括各界人士与机关工作人员等137名,其中常委有39人。启东分会成立后,启西、三星、圩角、大兴、惠安、启东、海东、海复、南阳、汇龙、二效、吕四等12个区和县教育工会相应建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工作委员会组织,汇龙、吕四两镇和启东、海复等中学建立抗美援朝宣传工作队6个。

1951年3月12日,启东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订定启东各界人民爱国公约的决议。

启东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案中关于订定启东各界人民爱国公约的有关内容

会后,各阶层广泛发动,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订立各自的爱国公约。这一运动普及到每个基层单位,推动了各项中心工作,从机关、学校、团体到各界群众,自市镇至农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加紧学习、工作、生产,遵守政策法令,完成财政任务,参加武装建设国防,巩固治安。

各阶层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订立爱国公约。图为启东县烈军属荣军模范庆功大会秘书处印发的爱国公约

1951年五一节,启东县委和抗美援朝启东分会号召全县人民举行反美游行示威,参加者达10多万人。汇龙镇、海复镇工商界停市半天举行游行示威。

增产节约积极捐献

1951年6月,抗美援朝启东分会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六·一”三大号召,全县各界认定捐献战斗机一架支援前线,各界订立增产增收计划,推进增产节约,积极捐献作为购买飞机之资。1951年9月,县举办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义演,同乐京剧职业剧团、淮北盐场吕四盐务所的吕四黄海业余剧团在县实验小学大操场连续义演3天。全县学校自发掀起捐献慰问热潮,共计捐献人民币5241250元(旧币)、铜元10548枚、大米2233斤、废钢铁1275斤、子弹765发(每发作价1500元)、毛巾13条、其他零碎物品19512件。其中大兴、惠安、海复等四区教师献出子弹340发、大米1041斤、人民币340000元(旧币)。汇龙镇小学献出废铜烂铁700多斤、子弹代金280000多元(子弹折合现金)。吕四小学师生献出子弹200发。各界捐献热潮一直持续到1952年4月底,全县合计实缴16.97亿元(旧币),而当时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格约为15亿元(旧币),有力地支持了前方。

1951年11月19日,抗美援朝启东分会在启东县一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中的《各界缴款数字统计表》

1952年1月17日,抗美援朝启东分会关于武器捐献总结报告

代耕代工做好优抚

为了使入朝作战的军人一心杀敌立功,无后顾之忧,对他们在后方的家属和英勇牺牲的烈士家属(含解放军烈军属),广泛做好优抚工作。组织干部群众代他们耕种土地,帮助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据1951年底统计数据,全县烈属1891户2021人,军属11038户11130人,烈军属田亩数101576亩,组织代耕农户14498户,代耕57992亩,固定包工形式代耕组8179个,代耕人数32404人。逢年过节还开展慰问烈军属,定期评发困难补助费,确保他们生活安定。

1951年5月21日,启东县第一届烈军工属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封慰问信

1951年11月19日,抗美援朝启东分会在启东县一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中的《启东县代耕统计表》

城乡青年踊跃参军

1950年冬,启东中学、海复中学及市镇青年职工响应祖国号召,为建设国防、反对侵略掀起了投考军事干校的热潮,全县报名250名,县委先后三批批准了王映岩、蒋成章、沈希德、宋彬蔚、杨卫兵、沈瑞、王冠伦、王能荣、许德明、顾英等30名男女爱国青年学生、职工参加了军事干校。经过学习,先后直接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异国土地上浴血奋战。全县358名农村青年参加了各级人民武装。

启东人民的子弟,有名可查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有黄志渠、张士元等近200名,其中某部排长施文忠英勇牺牲于上甘岭战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1951年5月21日,启东县参军情况统计表

1953年1月,启东县抗美援朝分会关于继续加强抗美援朝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