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执法”赋能民生服务,交通出行更暖心便捷
来源: 连云港交通
2025-10-18 11:03:00
“十四五”以来
市交通执法支队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智慧执法”为抓手
推动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
不断提升群众出行的满意度
让交通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执法更精准
群众出行更安心
1
依托“智慧执法”和“一体化数字执法平台”,实现对道路运输违规行为的智能识别、预警和调度,形成“线上监测+线下处置”高效闭环。建成覆盖主城区的“智能感知”网络,包括21个道路卡口、32路道路监控、49路水上监控,2023年建成9套、2024年建成10套普通公路货车动态监测设施,公路超限率严格控制在省局要求范围以内。推广“无人机+交通执法”模式,构建“陆水空一体化”巡查体系,有效提升非现场执法能力,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道路秩序持续向好。
服务更贴心
群众办事更省心
2
全面推行“不见面、网上办、不对面、综合查”服务模式,业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落实“1000”工作机制,推动三项证件“一次办”、申报材料“零提交”、数据核验“零填报”,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市共查处办结各类行政执法案件27524件,重大案件法制审核率100%。建成法律服务站,打造“连通·法润”执法服务品牌,每年推动为民服务十件实事落地见效,让交通执法更有民生温度。
监管更有力
群众权益更保障
3
建成危货道路运输安全协同监管平台,实现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全要素管控。推广安全生产“吹哨人”和有奖举报制度,开展“邀约式”安全检查,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共治格局。船舶水污染物“船港城”一体化治理转处率稳定在97%以上,岸电设施改造完成率100%,推动绿色出行成为新风尚。
互动更畅通
群众参与更广泛
4
通过“执法为民·同心同行”品牌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开展“党建+志愿服务”“党旗红·交通蓝”等系列活动,搭建“伴随式”廉政监督体系,让执法在阳光下运行。在各级媒体刊发500余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常态化推送微信信息,营造了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交通治理的良好氛围。
拟稿:于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