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当标准化遇见烟火气,连云港“熟人社区”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7 22:18:00

近日,连云港市海州区月牙岛碧波之上,白帆点点、笑声阵阵——一场由玉兰社区组织的“跨楼栋”亲子帆船活动热闹开展,30余组家庭在协作调帆、交流育儿经中打破陌生壁垒。“以前同住一栋楼叫不上名字,现在见面能聊半天!”居民陈阳的感慨,正是海州区以标准化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培育“熟人社区”的生动缩影。

“过去社区搞活动,常常是干部忙得脚不沾地,居民却‘不买账’。”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单新文坦言。如何破解这种尴尬?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编制《社区调研操作手册》《社区议事会工作规范》等12项工具手册,将社区治理拆解为可复制、易操作的“标准化流程”,为基层工作提供“烹饪指南”般的清晰指引。

在恒大名都小区,社区工作者王婷婷依据《社区调研操作手册》逐户走访,精准绘制“民情地图”。当发现80%居民渴望亲子互动空间后,社区迅速联动退休教师王阿姨等20余名居民能人,组建亲子社团,每周开展手工课、故事会,吸引上百组家庭参与;双园社区则通过《社区议事会工作规范》,将民主协商变为“定时、定人、定责、定流程、定公开”的“固定节目”,并承诺“限时办结”,让居民意见不再“说了白说”。32岁的工程师张伟正是通过“社区治理方案路演”当选楼栋长,带领邻居打造共享工具箱、楼栋读书角,彻底撕掉“生人社会”标签。数据显示,标准化议事机制推行后,海州区居民提案办结率达94%,年轻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比例翻了两番。

标准化不仅推动活动精准落地,更催生出治理“溢出效应”。南门社区依托《社区活动执行指南》中的“能人带队+企业赞助”模式,开设“布艺新生”课堂,下岗女工李姐在此发掘手工天赋,成长为小组导师,作品通过社区渠道销售每月增收千余元;亲子帆船赛后,参赛家庭自发组建“遛娃联盟”;端午节包粽子活动后,5个楼栋联合成立“美食互助社”……统计显示,持续参与3次社区活动的居民,社区认同感提升31个百分点,“陌生人”到“熟人”的转化率高达79%。

空间共治成为“熟人社区”的又一纽带。一品苑小区41号楼的“共享书屋”由12户居民轮值管理,从设计到众筹建设全程居民主导,改造听证会上还特意采纳轮椅使用者对书柜高度的建议;光明小区的健身器材维护由居民主动“认领”,曾经“坏了没人管”的窘境不复存在。目前,海州区已打造此类居民自主参与的“居民会客厅”23处,“银发监理队”监督施工、亲子家庭养护绿植等场景,让标准化流程成为情感联结的桥梁。光明小区的张阿姨对此感触颇深:“以前健身器材坏了没人管,现在大家抢着维护——毕竟是自己‘当家’设计的呀!”

截至目前,海州区试点社区矛盾纠纷下降62%,公共事务参与率提升至45%。“下一步将推动数字化为‘熟人社区’赋能。”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单新文表示,正在测试的“邻里云”小程序,未来可实现帆船活动组队等功能“指尖操作”,让社区治理更高效、邻里关系更紧密。

暮色下的月牙岛,帆影依旧摇曳。正如居民王女士所说:“现在的社区,推门是温情,关门是安心——这才是理想的家。”如今,标准化与烟火气在海州交融共生,正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温暖新篇章。

通讯员 秦翰 徐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