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视频|“进城”16年“赶考”不停歇,医院“开放日”邀市民当考官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7 16:47:00

10月16日下午,扬州友好医院(江苏油田总医院)举行“市民开放日”活动,医院打开大门,邀请社区居民和曾经的患者朋友回来看看这个熟悉的“老朋友”有了哪些新变化。据悉,当日是江苏油田医院“进城”成立扬州友好医院16年纪念日。

暖心相伴

分享快乐

该院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十六年扎根扬州城,医院与无数市民朋友从陌生到熟悉,从接触到依赖。这份情谊,始终铭记于心。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医院不想仅仅内部庆祝,更愿通过开放的方式,为市民群众准备一场有趣、有料、有温度的“健康嘉年华”。

记者了解到,市民开放日活动中,该院举行健康知识“充电站”,专家带来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教市民如何科学应对骨质疏松、盆底健康、肝胆养护、冲击波治疗等常见问题,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医护教做减重健康操,高精设备“零距离”,专业医生细致讲解,面对面交流,请市民提意见建议,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

市民坐“ C位”

快乐舞动

医院负责人介绍,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以江苏为重点的石油勘探工作不断开展,国家决定在苏北地区启动油田开发大会战。为保障来自四面八方的石油大军及家属健康,石油勘探指挥部决定筹建一所职工医院。1976年7月,江苏省军区独立二师医院75名医护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整体转业江苏油田,在江苏油田机关驻地扬州江都邵伯镇扎下根来。

离退休医生告诉记者,当时正值盛夏,高温潮湿,蚊虫肆虐,病人也很多。医护人员在木板房里接诊、开药,做一台又一台手术。医护人员还经常组织小分队,到油田开采前线为职工进行医疗服务。到1978年,邵伯镇的江苏油田总医院才拆掉木板房,盖起了当时第一座门诊及住院部大楼。除了油田职工,当地及周围居民也慕名前来求医。经过努力奋斗,经历了二级甲等医院创建、整体改制等发展阶段,跨越了石油人辗转邵伯、洪泽、安徽和扬州四地的变迁,2009年,因江苏油田机关大本营迁至扬州,江苏油田医院也从邵伯镇走进扬州市区,新成立扬州友好医院,为油田建设和市民百姓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健康服务。

据悉,医院以“进城赶考”之心做好各项工作,作为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该院有一支与时间赛跑院前急救“特种兵”,在省卫生应急院前急救技能大赛中荣获金牌。在沿山河水闸,抢救摔落闸口的工友;工地高空坠落现场,冒着高温和危险,爬上脚手架救治工人;零下9度寒冬,护士钻进车肚为卡在驾驶室的司机输液。跪地举灯的王国芬护士长、跪担架车进行心肺复苏的陈莉护士、回医院当义工的“换肝人”姚德海、为无法正常表达患者“画需求”的护士孙蒙、为患者理发的孙健医生等,这些平凡英雄让人印象深刻,有的救人照片登上《扬子晚报》头版,有的感人事迹被紫牛新闻重点报道。医院负责人表示,将在扬州这片土地履行白衣天使友好使命,与历史文化名城同频共振,更好服务市民群众。通讯员 友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