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这位“宝藏干部”凭啥圈粉?看完她的故事我懂了!
来源: 江苏姜堰
2025-10-17 15:51:00
“因为这个选择,我的青春更添壮丽;因为这个选择,我的人生更增多彩……”多年来,姜堰区白米镇马沟村后备干部刘成娟一直恪守这一人生信条,在基层沃土上绽放芳华,在公益路上步履不停,用青春与担当书写着别样精彩。
扎根基层
做村民信赖的“贴心人”
2021年,刘成娟走上工作岗位,便将马沟村视作自己的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尽管基层工作有挑战,但梦想让我义无反顾。”她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此用心用情用力当起了村民的“贴心人”。
马沟村6组的吴奶奶逢人就夸:“这姑娘挺让人喜欢的!”去年,吴奶奶在家不慎摔倒伤了筋骨,子女常年在外务工,身边缺乏照料,生活多有不便。作为村里负责民政工作的干部,刘成娟每周都挤出时间上门探望,成了吴奶奶家的“常客”,帮老人买菜买药、打理家务,尽己所能帮老人解决生活难题。59岁的村民袁某某与34岁的儿子丁某某均为重度智力残疾,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经济十分拮据,母子俩的生活一度陷入窘境。刘成娟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协调,将该家庭列为重点帮扶户,成功申请“一户一策”民生帮扶项目,还安排专人定期上门整理家务,从墙面翻新到物品归置,全方位提升居家环境质量。
这几年,刘成娟用脚步丈量全村每一寸土地,家家户户的情况她都了然于胸。村里困难户的姓名、门牌号,她能“一口清”,堪称马沟村的“活地图”。她用真心换真情,让曾经的困难户燃起生活希望,让邻里间的“小摩擦”变成“大和谐”。截至目前,她已先后调解村里矛盾纠纷80多起,为村民办好事60多件。
实干担当
为乡村发展“添动能”
在刘成娟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找不到“闲”字。宣传、党建、文体卫、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无论分工哪个领域,她都全力以赴、力求极致。
分管村妇联工作期间,她创新推出“姐妹议站”妇女议事品牌,牵头开展“堰上小院”“美丽庭园”打造,让村里的妇女同胞有了发声议事、共建家园的平台。工作之余,她化身“带货主播”,通过手机直播推销村里的特色农产品;今年,村干部带头种植玉米和秧草打造“增收田”,刘成娟率先响应,以自身行动引导村民跟着学、跟着干。玉米上市后,她和同事们起早贪黑奔农贸市场、赶大集市,哪里有活动就提前预订摊位,农贸市场早市、各类活动现场成了她的“第二工作现场”。
“人生轨迹本来就不同,因为共同追求而汇聚马沟,就要在这里追逐光、成为光。”刘成娟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二字的千钧分量。
公益同行
用微光温暖“身边人”
“燃烧自己,做照亮马沟的一束微光。”刘成娟始终坚信,填写好人生剧本的每一个空格,人生才能更有意义。工作之余,她挤出时间坚持做公益,“公益如人生,充实生活,才不会虚度光阴。”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21年,在“中国好人”马晓兵的影响和带动下,刘成娟加入姜堰区先锋公益组织。从此,除了按时保质完成本职工作,她把大把时间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先后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赈灾慰问、关爱“一老一小”等各类公益活动。白米镇蛙庄村3组的女孩小游,几年前因父母离异,爷爷奶奶身患重病,家中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上四年级时,虽有基本教育保障,但生活与学习相关的额外支出难以承担,继续安心求学面临现实困难。刘成娟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不仅自掏腰包承担起小游的学习辅助开支,还坚持逢年过节上门看望,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及时为她添置新衣、购置生活和学习用品。如今,小游已上初一,刘成娟的关爱从未间断。
多年来,刘成娟先后组织志愿者慰问特困儿童十余名、孤寡老人三十多名,助力困难家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因病致贫家庭策划公益汇演募捐活动。此外,她还多次跟随先锋公益队员前往市外参与抢险救灾,发动捐赠20多次。凭借在公益事业中的突出贡献,2019年,刘成娟被共青团江苏省委评为“江苏好青年”。
“选择马沟,不能只做‘过路者’,
要扑下身子,
为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出力流汗,
让青春岁月更添亮丽底色。”
怀揣着对乡村的赤诚与热爱
刘成娟正向着新的梦想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