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最新明确
来源: 微丹徒
2025-10-13 22:47:00
近日,多所高校对校园内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限速规定,并称如违反相关规定,则视情况进行“拉黑”处理。有学校还在校园相关路段启用智能测速设备,系统实时记录超速违法行为。
9月29日,大连理工大学保卫处发布提醒称,学校已在汇英路、尚书路、明德路、育才路、修齐路、博文路、敏学路、知行环路、彩虹桥、健康步道启用智能测速设备,系统将实时记录超速违法行为,相关数据将纳入校园交通违规管理台账。
据《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修订)》规定,车辆进出校门时,车速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人流密集路段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
10月11日,同济大学保卫处发布校园交通安全提示,要求校园内机动车必须以“保障行人安全”为首要原则。无进校证的校外车辆须填报个人信息预约进校,仅限在指定路线行驶,不得有违停、鸣笛等行为。
此外,严格遵守校园限速规定(校内主干道限速25公里/小时,机非混行道路限速15公里/小时),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在宿舍区、教学楼、操场、食堂周边需减速缓行,随时准备停车避让行人。
持有进校证车辆一年度内违反相关要求的,首次发生由保卫处给予相应批评教育处理;第二次发生则通报所属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制进校等处理;第三次发生的将列入黑名单,一年内禁止车辆进入校园,情节严重的或造成恶劣影响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校外访客车辆违反相关要求的,将列入黑名单,禁止再次进入校园,情节严重的或造成恶劣影响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10月12日,江西农业大学发布校内车辆安全行驶通告。通告称,机动车辆通过校园门岗时,应主动减速,不得快速或尾随强行通过,须礼让行人及非机动车,车速控制在5公里/小时以下。
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后,应按交通标识有序行驶,车速不得超过30公里/小时。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区域、道路交叉口、转弯处以及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必须减速慢行,注意观察,优先礼让行人与非机动车。严禁超速行驶、逆向行驶、违规鸣笛。
电动自行车在校内骑行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车速控制在25公里/小时以下。严禁超速、超载、并行、追逐、竞速、嬉闹、使用手机、佩戴耳机等危险或不文明骑行行为。
与此同时,江苏多所高校也先后出台校园车辆限速新规,通过明确限速标准、启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施分级惩处机制等举措,全面强化校园交通管理,为师生打造安全有序的“慢行空间”。
南京大学于2025年6月正式出台《校园机动车超速行驶、违规停车等行为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明确交通管控细则。结合仙林校区等多校区布局特点,学校实施差异化限速策略:主干道机动车行驶时速不超过30公里,教学区、宿舍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及路口、弯道等特殊路段,限速进一步降至20公里以下。在车辆准入环节,学校通过“分类管理、严格控制”原则调节车流,除特殊情况外不鼓励学生带车入校,并对临时入校车辆实行预约登记制,同步明确限速要求。目前,学校已在关键路段部署监控测速设备,超速数据直接与校园通行管理挂钩,形成“准入-行驶-监管”全链条管控。
南京工业大学则以“刚性执法”强化限速执行力,明确全校统一执行30公里/小时的基础限速标准,要求入校车辆必须避开上下课高峰时段及重大活动时段。学校通过入校审批短信、校园公告等多种形式明确告知:“超速一律拉黑”,对违规车辆实施严格的准入限制处罚。为实现精准监管,该校在校园主干道、实验楼周边等重点区域增设雷达测速设备与警示标识,实时捕捉超速行为并自动记录,形成“设备监测+系统预警+违规惩处”的闭环管理模式。
徐州工程学院明确所有进校车辆需按规定时速行驶,其中机动车不超过30km/h、非机动车不超过20km/h,人员密集区域及路口需主动避让行人。
南京医科大学则对不同路段实施差异化限速,主干道时速不得超过30公里,其他路段降至20公里以下,确保行经教学区、宿舍区等区域时充分减速。
宿迁学院进一步细化标准,除全校统一30km/h限速外,特殊路段以现场标识为准,同时针对超速程度制定阶梯式管控措施——超速20%-50%的,首次批评告诫,多次违规将逐步延长禁入时间;超速50%以上则直接列入“黑名单”,取消一年通行授权。
高校集中推进限速管理,既是对校园交通安全隐患的精准排查治理,也是“平安校园”建设的具体实践。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将进一步推动形成“车让人、慢通行、守秩序”的校园交通文化,为师生营造更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来源 / 江苏新闻
投稿邮箱:weidantu@163.com
“微丹徒”微信公众号